[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的膜电极阴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86491.7 | 申请日: | 200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93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公权;汪国雄;王素力;王琪;孙海;毛庆;郑思静;俞耀伦;辛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H01M4/8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膜电极阴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膜电极阴极结构中所述催化层覆盖在电解质膜表面上,由高担载型或非担载型催化剂、一定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和Nafion聚合物组成。这种覆盖在膜表面的催化层是通过以下电极制备技术实现的:采用醇水混合溶剂作为分散剂将催化剂、碳材料和Nafion聚合物直接或者通过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转压间接分散在Nafion膜上。本发明的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膜电极阴极结构,有利于阴极O2扩散和水管理,减小了传质极化损失,提高了电极性能和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电极 阴极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燃料电池的膜电极阴极结构,其阴极催化层由覆盖在膜表面的高担载或者非担载型阴极催化剂、碳材料和Nafion聚合物组成;其中催化剂∶碳材料质量比为95∶5-60∶40;其中的Nafion聚合物含量为5-40wt.%;其中高担载型阴极催化剂由50wt.%Pt/C或者Pt-X/C-100wt.%Pt black或者Pt-X black构成,X为Pd、Sn、Ni、Cr、Fe或Co;其中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0~1500m2/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8649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固定机构
- 下一篇:测试光盘机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