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加热金属容器高—中温超高水压一次成形技术、方法与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10089937.1 申请日: 2005-08-08
公开(公告)号: CN1824406A 公开(公告)日: 2006-08-30
发明(设计)人: 孙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 孙旭光
主分类号: B21D26/02 分类号: B21D26/02;B21D37/10;F24H1/18;F24H1/00;F24H7/02;H05B3/62;H05B3/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871北京市海淀区颐***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利用水在高温下所产生的巨大内高压,通过热传导(或压力传导),一次成形缩口容器状金属部件的技术、方法和设备。设备由四部分组成:1.高温高压设备:高压容器(1)、外置式电热高温炉(2)、工作水(4);2.温度(或压力)传导设备:高压金属管线(5)、高压阀(7);3.成形设备:凹形模具(12)、容器毛坯(11)、密封塞头(8);4.控制设备:温度和模具控制设备。成形方法分两种:一是压力传导,直接利用高压容器中由高温水所产生的内高压,经由金属管线传导到容器毛坯中,膨胀毛坯壁;二是热传导,通过金属管线,将高压容器中高温水的高温传导到容器毛坯水中,间接加热坯料中的水至高温,产生膨胀坯料壁所需的内高压。本发明可用于成形高强度、厚壁缩口容器状金属部件。
搜索关键词: 外加 金属 容器 超高 水压 一次 成形 技术 方法 设备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水在高温下所产生的巨大静压力,一次成形缩口容器状金属部件的技术。本发明是基于水的状态方程、水的p-V-T关系图、以及下面两组高温超高压热模拟实验结果。其技术特点为成形过程中所需的内高压来源于水在高温下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根据水的p-V-T关系图以及水的状态方程,水的密度随着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变化,当压力增高时,流体的密度可以从水蒸气的密度值连续地变化到液体水的密度值。在高温,如200℃、500℃和1000℃时,要维持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1g/cm3),所需外部压力分别要达到0.3GPa、0.8GPa、1.82GPa。换句话说,将充满水的(即充填度为100%)封闭的金属容器分别加热到200℃、500℃和1000℃,容器中的高温水将会产生约0.3GPa、0.8GPa、1.82GPa的内高压,并均匀作用于四周容器壁上。我们正是利用水的这一特性来进行缩口容器状金属部件的一次成形。即利用热传导的方式间接加热金属容器毛坯中的工作水至高温,随着水温的升高,容器坯料中由高温水所产生的压力也迅速增加,当高温水所产生的压力超过容器壁所能承受的张力时,膨胀容器毛坯的壁使其变形,此时若用凹形模具加以控制,就得到各种既具有外部形态又具有内部形态的双形态的缩口容器状金属部件。水在高温下能够产生用于膨胀容器坯料的巨大的内高压可以从以下两组高温高压实验中得到印证。一组是将加满水(约6-7滴)的外径为48mm,内径为8mm,内外径比为1∶6的Rene41钛钼合金高压釜通过锥形塞头加以密封,然后放入由控温仪控制的管式炉中,以外加热的方式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逐渐升温。当炉温升至350℃,发现由釜体内部的高温水所产生的巨大内高压使该钛钼合金高压釜体向外膨胀并爆裂一个长27mm、宽11mm的裂口;第二组实验方法与第一组相同,即将加满水(约8-9滴)的外径为60mm,内径为8mm,内外径比为1∶7.5的两个不锈钢高压釜体通过锥形塞头加以密封,然后放入管式炉中,以外加热的方式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逐渐升温。当炉温升至450℃和480℃时,由高压釜内部的高温水所产生的巨大内高压导致两个不锈钢高压釜体均向外膨胀,釜体外径由实验前的60mm分别膨胀变形为63.1mm和64.3mm。此现象为我们利用水介质在高温下所产生巨大的静压力,来进行缩口容器状金属部件的一次成形提供了依据。本发明与目前常规的液压成形最大的不同有三点:①压力产生机理(或压力来源)不同。常规液压成形过程中压力来源于液压泵中的机械压力,而本发明中的内高压来源于高压容器中水本身在高温下所产生的巨大静压力;②成形介质不同。常规液压成形过程中的成形介质是常温液体(水或油),而本发明中的成形介质为高温超高压水(超临界水),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液体;③成形过程中金属坯料所处的状态不同。常规液压成形过程中金属材料是在低温刚性状态下膨胀变形,而本发明中金属坯料是在高温近于塑性的状态下膨胀变形,此特点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④由此所造成的成形设备组件及加工方法也不同。常规液压成形设备主要由液压泵、模具和金属坯料组成,而本发明设备主要包括高温高压设备(高压容器+高温炉)(内高压产生设备)、成形设备(金属材料模具)、以及热传导(压力传导)设备(高压金属管线+保温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旭光,未经孙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8993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