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色散耦合双共振腔混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90382.2 | 申请日: | 2005-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91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1 |
发明(设计)人: | 毕勇;樊仲维;张晶;亓岩;石昭辉;房涛;赵士勇;裴博;崔健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大功率色散耦合双共振腔混频方法,用于产生大功率混频激光,其是在激光器双共振腔内的光路上,按布氏角设置至少一块色散耦合棱镜或光栅,将多谱线激光进行色散分光,然后直接实现大功率混频激光输出,或针对分光后的谱线分别进行光反馈,再实现大功率混频激光输出。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棱镜与两个腔镜组成单通或双通倍频光路,克服了原有技术难于镀膜的缺点,并且结构简单,功率可达几瓦到几十瓦或更高,实现高效、大功率的色散耦合双共振混频激光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色散 耦合 共振 混频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功率色散耦合双共振腔混频方法,用于产生大功率混频激光,其特征是:在激光器双共振腔内的光路上,按布氏角设置至少一块色散耦合棱镜或光栅,将多谱线激光进行色散分光,然后直接实现大功率混频激光输出,或针对分光后的谱线分别进行光反馈,再实现大功率混频激光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9038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种异基因肿瘤治疗剂
- 下一篇:移动终端存储器用数据写入装置以及方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