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冷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93493.9 | 申请日: | 2005-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755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4-05 |
发明(设计)人: | 轮违薰;大城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其可抑制缸盖侧面的突出量,提高缸盖周围的布置的自由度,另外不导致管结构的复杂,谋求装配步骤的减少。将冷却水压送给发动机(E)的外套(171,172)中的外侧泵(601)和恒温器(631)设置于安装在发动机(E)的曲轴箱(3)的外侧的罩体部件(641)上,并且在该罩体部件(641)上,成一体形成冷却水通路(651),该冷却水通路(651)从恒温器(631),经过外侧泵(601),与外套(171,172)连通,由此,获得空间效率良好的冷却结构(600)的配置。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结构,该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包括外侧泵(601),该外侧泵(601)将冷却水压送到发动机(E)的外套(171,172)中;主循环流路(612),该主循环流路(612)将通过外套(171,172)的冷却液通过散热器(603),返回到上述外侧泵(601);旁路流路(621),该旁路流路(621)将通过外套(171,172)的冷却液在不通过上述散热器(603)的情况下返回到上述外侧泵(601);恒温器(631),该恒温器(631)设置于接近上述外侧泵(601)的位置,对应于上述冷却水的温度,将使冷却水返回到上述外侧泵(621)的流路切换到主循环流路(612),旁路流路(621)中的任一者,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泵(601)和恒温器(631)设置于安装在发动机(E)的曲轴箱(3)的外侧的罩体部件(641)上,并且在该罩体部件(641)上,成一体形成冷却水通路(651),该冷却水通路(651)从恒温器(631),经过外侧泵(601),与外套(171,172)连通;上述外侧泵(601)所排出的冷却水通过上述冷却水通路(651),压送到外套(171,172)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9349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