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生臭氧的放电管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94462.5 | 申请日: | 2005-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769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5-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昆;孟宪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臭氧的发生器设备,由高压电极、管状介电体、接地极、左右绝缘端盖和中间绝缘套圈构成;在两个管状介电体的内侧或外侧分别设置同轴的高压电极、接地极,元件的两个高压电极分别与电源的两个高压输入端连接,两个高压电极和两个管状介电体之间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套圈相互隔离,在绝缘套圈上设有安放管状介电体的定位卡和放电间隙排气通道;且高压电极设在管状介电体的内侧时,接地极则设置在管状介电体的外侧,反之则设置在内侧;用绝缘套圈上的定位卡槽控制放电间隙为0.2-5.0mm,保证放电间隙均等;本发明降低了设备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电极也易冷却、装置整体轻巧紧凑、设备制造成本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生 臭氧 放电 元件 | ||
【主权项】:
1、一种发生臭氧的放电管元件,其特征是由高压电极(1)、管状介电体(3)、接地极(2)、左右绝缘端盖(5)、(10)和中间绝缘套圈(4)构成;在两个管状介电体(3)的内侧或外侧分别设置同轴的高压电极(1)、接地极(2),元件的两个高压电极(1)分别与电源的两个高压输入端连接,两个高压电极(1)和两个管状介电体(3)之间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套圈(4)相互隔离,在绝缘套圈(4)上设有安放管状介电体(3)的定位卡(12)和放电间隙(6)排气通道;且高压电极(1)设在管状介电体(3)的内侧时,接地极(2)则设置在管状介电体(3)的外侧,反之则设置在内侧;用绝缘套圈(4)上的定位卡(12)槽控制放电间隙(6)为0.2-5.0mm,保证放电间隙(6)均等;高压电极(1)的高压连接导线从左右的绝缘端盖(5)、(10)处引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9446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段全回收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
- 下一篇:甲烷或含甲烷燃料的储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