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01946.8 | 申请日: | 200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792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挟;李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25/44 | 分类号: | C03C25/4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活性炭纤维由玻璃纤维和包覆于玻璃纤维外层的多孔炭层构成,多孔炭层中有丰富的微孔及部分中孔;多孔炭层由聚丙烯腈、酚醛或聚乙烯醇与氯化锌或磷酸的混合物经高温碳化活化而成。将玻璃纤维浸渍于由聚丙烯腈、酚醛或聚乙烯醇与氯化锌或磷酸组成的混合物的溶液中,使玻璃纤维包覆一层聚合物层,然后经450~900℃高温碳化活化,必要时再通入水蒸汽活化30~360分钟,得到复合活性炭纤维。该复合活性炭纤维的多孔炭层具有丰富的微孔和中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本发明对于提高活性炭纤维的强度、提高该材料的得率、降低该材料的生产成本及促进该材料的广泛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活性炭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活性炭纤维,其特征是该复合活性炭纤维由玻璃纤维和包覆于玻璃纤维外层的多孔炭层构成,该多孔炭层占复合活性炭纤维总重量的10~50%,多孔炭层中有丰富的微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0194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