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包裹法制备亚微米级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10386.2 | 申请日: | 200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79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显林;毛朝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C01F11/00;C04B35/47;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微米级钛酸锶钡(BST)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碳酸钡粉体、二氧化钛粉体、硝酸锶溶液为前驱物原料,将粉体和溶液充分混合,加入聚丙烯酸作为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湿法球磨24小时。将混合好的浆料,在搅拌的同时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为7~10之间,使锶离子以碳酸锶沉淀的形式均匀包裹在碳酸钡、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形成稳定的浆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在950~1100℃下煅烧,制备出粒度分布均匀的0.2-1.0μm亚微米级BST粉体。制备的粉体可在1300~1330℃实现致密烧结,烧结温度比传统固相法降低了近100℃,而且陶瓷电性能也比传统固相法制备的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包裹 法制 微米 级钛酸锶钡粉体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包裹法制备亚微米级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包括前驱物球磨液的配制、包裹粉体的制备过程以及高温煅烧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是:(1)以碳酸钡粉体、二氧化钛粉体、硝酸锶溶液为原料,将硝酸锶溶液配制成0.5~2mol/l浓度的稳定溶液,之后按Ba∶Sr∶Ti三种原子比例为1-X∶X∶0<X≤0.30,将硝酸锶溶液与上述两种物质混合,并加入聚丙烯酸溶液,球磨20~24h;(2)在制备包裹粉体时,搅拌前驱物球磨液,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并用氨水调节pH值在7~10之间,使锶离子沉淀完全并包裹在碳酸钡、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形成稳定的包裹粉体浆料,并将浆料洗涤、干燥得到均匀的包裹沉淀物;(3)最后将稳定的包裹沉淀物在950~1100℃下煅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103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烟无卤膨胀阻燃聚烯烃电子线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并行批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