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旋翼机桨距变化动态测量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12092.3 | 申请日: | 200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808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少荣;罗均;周焱;邢兰兴;龚振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B11/00;G01C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旋翼机桨距变化动态测量方法和装置。本方法是采用高速摄像机对微型旋翼机的弹性连杆和桨叶摄像,拍摄一系列加速度下的弹性连杆的变形量,经PC机处理,得到加速度与变形量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加速度与桨距变化关系,解决了微型旋翼机的关键问题,即获得从加速度输入到桨距角度变化输出之间的控制律。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旋翼机 变化 动态 测量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微型旋翼机桨距变化动态测量方法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步骤是:(1)将微型旋翼机和高速摄像机安装在实验台上,使高速摄像机正对微型旋翼机的弹性连杆和桨叶,并垂直于电机加速相位;(2)启动并初始化微型旋翼机和高速摄像机至待机状态;(3)给微型旋翼机瞬间加速,并控制高速摄像机同步拍摄;(4)将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通过USB口传输到PC机;(5)进行图像比对处理,得到被测弹性杆的变形量;(6)改变加速度的大小,重复步骤(3)至步骤(5),获得一系列加速度及其对应的弹性连杆的变形量;(7)将上述数据描点、拟合,得到加速度与变形量的曲线关系;(8)由于弹性连杆的变形带动旋翼桨距的变化,从而得到加速度与桨距角变化关系,即获得从加速度输入到桨距角变化输出之间的控制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1209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