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水处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15397.X | 申请日: | 200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96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23 |
发明(设计)人: | 范彬;栾兆坤;贾智萍;王军;曲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08 | 分类号: | C02F1/08;C02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充分利用工业系统内废热,采用膜蒸馏法对工业冷却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属于工业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在原有冷却水处理循环的基础上增加膜蒸馏工艺循环单元而形成三个水处理循环单元,通过膜组件的传质、传热功能将获取的废热部分转移到膜蒸馏单元的产水侧,获取纯水。可有效解决膜蒸馏过程的能耗问题,并大幅降低工业除盐水的生产成本,同时可降低药耗、节约能源、节约取水和减少排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水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工业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工业冷却器与膜蒸馏器的热侧构成工业冷却器循环(简称R1),在该循环中,低温工业取水首先进入工业冷却器获取废热,再循环至膜蒸馏器的热侧,通过膜蒸馏器的传热与传质功能将部分热量传递到冷侧,降温后的冷却水一部分分流至冷却塔循环单元,剩下的一部分和工业取水合并后再次进入工业冷却器循环工作;膜蒸馏器的冷侧与工艺冷却器的热侧构成膜蒸馏器循环(简称R2),在该循环中,循环介质通过膜蒸馏的传热、传质功能吸收水蒸汽后,温度升高,流经工艺冷却器的热侧,将热量传至冷却塔循环单元,降温后的循环介质再循环至膜蒸馏器的冷侧进行传热、传质,吸收的水蒸汽以纯水的形式外供;冷却塔与工艺传热器的冷侧构成冷却塔循环(简称R3),从工业换热器循环分流入的弥补蒸发损失及维持盐平衡的高温水与从工艺冷却器出来的升温水合并后进入冷却塔降温,通过冷却塔的蒸发损失完成最终的工业冷却,然后再循环至工艺冷却器进行热交换,升温后的一部分循环水作为排污水外排,以维持系统内的盐平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1539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