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型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22205.8 | 申请日: | 2005-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79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积涛;王艳芬;郑嗣华;张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8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19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以往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均是在溶液中进行,而交联型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则依赖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放射性标记实验条件苛刻,且需要特别的防护,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本发明将双缩脲反应、高温灰化和原子吸收光谱结合起来,先将聚合物中的蛋白质与铜络合,再用高温分解聚合物,最后以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铜的浓度,进而得到蛋白质的含量。该方法为测定固体中蛋白质的含量提供了一条快速、方便的检测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型 聚合物 蛋白质 含量 测定 | ||
【主权项】:
1.一种热固型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热固性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具体过程如下:——标准曲线的绘制在5个试管中,分别加入5~10mL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3.0、4.0和5.0mg/mL的蛋白质水溶液,再向每个试管内缓慢滴加2~4mL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摇匀后,滴加1~2mL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并不断振荡体系,使Gu2+与蛋白质充分络合,直至出现絮状沉淀,静置15~30min,过滤,将滤液稀释25~50倍,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吸收率,作出吸光度A与蛋白质浓度关系的标准曲线;——对聚合物中的蛋白质进行标记在25~50℃温度范围内,将5~10mg的含有蛋白质的聚合物悬浮于10~20mL的水溶液中,在缓慢滴加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2~6mL,摇匀后,滴加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1~3mL,并振荡反应体系3h,离心沉降,过滤,用水反复洗涤滤饼,真空干燥;——聚合物的灰化将标记后的聚合物置于100℃下烘干30~50min,再将其置于300℃烘箱中灰化1~2h,使聚合物分解为焦炭状灰体;——灰化聚合物的酸溶取0.1~0.3g灰化物分散于10~30mL质量浓度为10%的硝酸溶液,充分搅拌,使灰化物逐渐溶解,过滤,滤液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待测;——原子吸收检测铜离子浓度以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酸溶的灰化物溶液中Cu2+浓度的A值,按照步骤1所绘制的A值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标准曲线来确定聚合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2220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