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MT系统最优功率分配的多子信道并行比特位加载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35477.1 | 申请日: | 200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80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平;姚彦;周世东;朱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离散多音频调制系统资源分配领域,其特征在于:在初始化阶段,根据目标误码率要求和子信道衰减及噪声干扰状况,在系统最大功率谱密度、最大QAM星座尺寸约束下,对系统进行最大速率比特位加载;在目标速率比特分配阶段,根据初始比特率和目标比特率的差值,相对初始加载过程中某一有效比特分布进行多个子信道并行加载,利用盲多/单比特位,和/或非盲单比特位并行增删,快速收敛到目标比特率。它完全摆脱了常规的贪婪加载方法,在趋向目标比特率的并行加载过程中始终保证比特位加载的有效性,达到目标比特率的同时也实现了系统在最优功率分配下的比特位加载,它在各种目标比特率下的运算量更小,运算复杂度更低。 | ||
搜索关键词: | dmt 系统 最优 功率 分配 信道 并行 比特 加载 方法 | ||
【主权项】:
1.DMT系统最优功率分配的多子信道并行比特位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DMT系统发送端作为比特分配电路的数字集成电路芯片上实现的,依次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阶段,进行最大速率加载,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1,根据目标误码率和调制编码增益确定的信噪比差额Γ、子信道增益噪声比(CNRn)及系统最大功率谱密度(PSD),按下式计算各子信道可加载的非整数比特位数b ~ n ( n = 1,2 , · · · , M ) , b ~ n ∈ R + , ]]>b ~ n = log 2 ( 1 + P · CNR n Γ ) ; ]]> P=PSD·F为子信道功率,F为子信道带宽;得到非整数比特分布矢量b ~ = [ b ~ 1 b ~ 2 · · · b ~ M ] ; ]]> 步骤12,对各子信道比特位数b ~ n ( n = 1,2 , · · · , M ) ]]> 分别进行下述同样的取整操作:得到整数或离散比特分布矢量:b ‾ = [ b ‾ 1 b ‾ 2 · · · b ‾ M ] , b ‾ n ∈ Z + ; ]]> 步骤13,以最大QAM星座尺寸决定的比特位数bmax为上界,求出bn(n=l,2,…,M)作为初始最大速率加载比特位数或最大速率加载比特率,即b n = min ( b max , b ‾ n ) , ]]> 得到B = Σ n = 1 M b n , ]]> 即初始加载总比特位数或初始加载总比特率;步骤14,求初始比特率B与目标比特率BT之差diffB=B-BT:若diffB≤0,则比特位加载结束,若diffB>0,则进入目标速率比特分配阶段;步骤2,目标速率比特分配阶段相对初始化阶段有效的离散比特位分布b ‾ = [ b ‾ 1 b ‾ 2 · · · b ‾ M ] ]]> 进行一次或若干次多子信道并行加载,并更新B,直到B=BT为止,每次并行加载后得到的比特位分布在bmax的约束下为有效分布,目标比特率对应的比特位加载为最优功率分配对应的比特位加载;所述步骤2依次含有以下步骤:步骤2l,根据初始化阶段有效的离散比特位分布中比特位数是否超过bmax,把子载波地址集合分为和求的长度和的长度,其中:N ~ = { n : b ‾ n > b max , 1 ≤ n ≤ M , n ∈ Z + } , ]]> 为初始化阶段有效的离散比特位分布中比特位数超过bmax的非零子载波地址集合;N ~ = { n : 0 < b ‾ n ≤ b max , 1 ≤ n ≤ M , n ∈ Z + } , ]]> 为初始化阶段有效的离散比特位分布中比特位数不超过bmax的非零子载波地址集合;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个数;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步骤22,根据下式计算加载参数a ( a ∈ Z ) : ]]> 步骤23,按下式计算b ‾ n ( n ∈ N ~ ) ]]> 与bmax之差的最大值v和最小值v:v ‾ = max n ∈ N ‾ ( b ‾ n - b max ) ; ]]>v _ = min n ∈ N ‾ ( b ‾ n - b max ) ; ]]> 步骤24,根据a和v、v的相对关系,采用不需要比较发送功率增量的盲多/单比特位并行加载,和/或需要比较发送功率增量的非盲单比特位并行加载方法,分别按下述不同的比特位加载方案执行:步骤241,a=0时,仅作一次非盲单比特位并行删除:将集合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中发送功率增量ΔPn(bn)(0<bn,1≤n≤M)最大的B-BT个子载波各删除1比特;所述发送功率增量ΔPn(bn)按下式计算:Pn(bn)是在子信道n发送bn比特所需功率,按下式计算P n ( b n ) = Γ CNR n ( 2 b n - 1 ) ; ]]> 步骤242,a=v时,依次执行盲多/单比特位、非盲单比特位并行删除各一次:先对集合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各删除a比特,并更新B;若B=BT,则程序中止;否则,将集合N ~ s 0 = { n : b ‾ n = b max + b _ , n ∈ N ~ } ]]> 和中的地址对应的子载波中发送功率增量ΔPn(bn)(0<bn,1≤n≤M)最大的B-BT个元素各减少1比特;步骤243,v<a<v时,依次执行盲多/单比特位并行删除两次、非盲单比特位并行删除/增加一次:先对集合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各减少v比特,更新B;再更新a,为集合N ~ s 1 = { n : b ‾ n = b max + v _ , n ∈ N ~ } ]]> 的长度;其次,取的子集合N ~ s 2 = { n : b max + v _ < b ‾ n < b max + v _ + a , n ∈ N ~ } , ]]> 对集合中的地址对应的子载波各减少a比特,将集合内地址对应子载波比特位数减少至b n = b ‾ n - v _ - a , ]]> 更新B;若B=BT,则程序中止;若B>BT,则需要对集合和N ~ s 3 = { n : b ‾ n = b max + v _ + a , n ∈ N ~ } ]]> 中的地址对应的子载波中发送功率增量ΔPn(bn)(0<bn,1≤n≤M)最大的B-BT个元素各减少1比特;否则,对集合和中的地址对应的子载波中发送功率增量ΔPn(bn)(0<bn<bmax,1≤n≤M)最小的BT-B个元素各增加1比特;步骤244,a=v时,依次执行盲多比特位并行删除一次和非盲单比特位并行删除/增加一次:先对集合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各减少a比特,并将集合N ~ s 4 = { n : b max < b ‾ n < b max + a , n ∈ N ~ } ]]> 中的地址对应的子载波比特位数减少至b n = b ‾ n - a , ]]> 更新B;若B=BT,则程序中止;若B>BT,则对集合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中发送功率增量ΔPn(bn)(0<bn,1≤n≤M)最大的B-BT个元素各减少1比特;否则,对集合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中发送功率增量ΔPn(bn)(0<bn<bmax,1≤n≤M)最小的BT-B个元素各增加1比特;步骤245,v<a时,先执行盲多比特位并行删除一次,然后执行盲多/单比特位并行删除/增加若干次,最后执行非盲单比特位并行删除一次:对集合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各减少v比特,并将集合N ~ s 5 = { n : b max < b ‾ n < b max + v ‾ , n ∈ N ~ } ]]> 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比特位数减少至b n = b ‾ n - v ‾ , ]]> 更新B;再反复进行如下操作:令N s 6 = { n : b n > 0 , n ∈ N ~ ∪ N ~ } , ]]> Ns6的长度为Ls6,改变若a>0,对集合Ns6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各减少a比特,更新B;若a<0,对集合Ns6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各增加|a|比特,上界为bmax,更新B;若a=0,对集合Ns2中地址对应的子载波中发送功率增量ΔPn(bn)(0<bn,1≤n≤M)最大的B-BT个元素各减少1比特,直到B=B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354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