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PN结二极管器件的温升和热阻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20128067.X | 申请日: | 200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901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士维;谢雪松;吕长志;程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H01L2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半导体器件测量领域。目前温升和热阻测量操作复杂,周期长,有的有破坏性。本装置:被测器件(401)放在恒温平台(403)上;计算机(100)通过接口(200)接采集器(205);(205)分三路:一路接三路开关(303),接到被测器件(401);二路接采样电阻(501)后接三路开关(303),再接测试电流源(201);(201)的一端接接口(200),一端接电流开关(301);三路接采样电阻(502)后接三路开关(303),再接工作电流源(202);(202)的一端接接口(200),一端接电流控制开关(301);(301)输入两端接测试电流源(201)和工作电流源(202);输出端接参考负载(402)和被测器件(401),控制端接时序发生器(203);采集器(204)一端接接口(200),一端接到高速截取放大器(302);高速截取放大器(302)接器件(401)。本实用新型非破坏性,可测瞬态加热响应曲线,从而分辨器件热阻构成。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pn 二极管 器件 测量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PN结二极管器件的温升和热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被测器件(401)放置在可调温的恒温平台(403)上;计算机(100)是实施测量的中心,测量指令的发送、测量数据传输和保存均由计算机(100)控制完成;计算机(100)通过总线接口(200)接出采集器(205);采集器(205)分成三路,连接到一个可计算机控制的三路开关(303),完成三个稳态工作电参数的采集:一路直接通过三路开关(303),接到被测器件(401),直接采集(401)两端的电压;从采集器(205)引出的第二条线串接一个测试电流采样电阻(501)后,接入三路开关(303),再从三路开关(303)接入到测试电流源(201);采集测试电流采样电阻(501)上电压,得到被测器件(401)的测试电流;测试电流源(201)的一端要接到接口(200),接受由计算机(100)设定的工作电流指令;测试电流源(201)的另一端接到电流开关(301);从采集器(205)引出的第三条线串接一个工作电流采样电阻(502)后,接入三路开关(303),再从三路开关(303)接入到工作电流源(202);采集工作电流采样电阻的电压,得到被测器件(401)的工作电流;工作电流源(202)的一端接到接口(200),接受由计算机(100)设定的工作电流指令;工作电流源(202)另一端接到电流控制开关(301);电流控制开关(301)的输入两端分别接入从测试电流源(201)输出的测试电流和从工作电流源(202)输出的工作电流;两输出端一端接到参考负载(402),一端接到被测器件(401);另外一个控制端接到时序发生器(203);由计算机设定的从测试电流源(201)输出的测试电流,在测量过程中,一直经过电流控制开关(301),输出到被测器件(401)上;由计算机(100)设定的从工作电流源(202)输出的工作电流,受电流控制开关(301)的控制端,从时序发生器(203)输出过来的时序控制;时序发生器(203)一端接到接口(200),接受由计算机(100)设定的指令;当器件工作时,电流输出到被测器件(401)上;测量时,该电流则流向参考负载(402);被测器件(401)两端在测试电流下的电压是由采样频率1.25Mhz以上、12位以上高速采集器(204)完成的;采集器(204)一端接到接口(200),接受和发送指令和数据从或者到计算机(100),一端接到高速截取放大器(302);高速截取放大器(302)接到被测器件(401);测试电流下被测器件(401)两端的电压经高速截取放大器(302)截取放大后,由高速采集器(204)采集并传到计算机(100),显示出采集的电压波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12806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