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01498.2 | 申请日: | 200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92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崎信一;安东信雄;永井满;白发充朗;松井恒平;羽藤之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16 | 分类号: | H01G9/016;H01M4/70;H01G9/058;H01M10/40;H01G9/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的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容器。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物质,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及负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其特征在于,正极和负极分别在具有贯穿正反面的孔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双面上,分别由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电极层,具有该正极和负极卷绕或层叠的电池结构,卷绕或层叠的电极的最外部为负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电容器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物质,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其特征在于,作为正极和负极,在分别具有贯穿正反面的孔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双面上,分别由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电极层,具有该正极和负极卷绕或层叠的电池结构,被卷绕或层叠的电极的最外部为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014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5KV低局放半绝缘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能电加热的电缆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