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的稠合杂芳环衍生物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05417.6 | 申请日: | 200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922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敏行;金谷章生;鸨田滋;善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有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K31/5025;A61K31/53;A61P1/16;A61P3/00;A61P3/04;A61P3/06;A61P3/10;A61P5/00;A61P9/00;A61P9/04;A61P9/10;A61P9/12;A61P1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吴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式(I)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中A1为氢原子等;j、k为0或1;W1和W2中的一个为E-O-W等,另一个为氢原子等;E为从苯环等除去两个氢原子得到的二价基团;W为式(II-1)的基团。这种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具有组胺H3受体拮抗作用或组胺H3受体反向激动作用,用于预防或治疗代谢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 | ||
搜索关键词: | 稠合杂芳环 衍生物 | ||
【主权项】:
1、式(I)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中,A1表示氢原子、选自任选地具有选自取代基组α的1个或2个基团的取代基组β的基团、或任选地具有选自取代基组γ的1个或2个基团的苯基或杂芳基;j和k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当j为0时,式(I)中的式(III-1)表示双键:当j为1时,上述式(III-1)表示基团:(其中A2具有与上述A1相同的含义);当k为0时,式(I)中的式(III-2)表示双键:当k为1时,上述式(III-2)表示基团:(其中A3具有与上述A1相同的含义);至于W1和W2,W1和W2中的一个为A4,且另一个为E-O-W,或当j为1时,W1为E-O-W,且A2-C=C-W2可共同形成苯环或具有1至3个选自氮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杂芳环(该苯环或杂芳环可被硝基、羟基、低级烷基、卤代低级烷基、卤原子、低级烷氧基、烷酰基氨基取代);E表示任选地具有1至3个选自取代基组δ的基团的苯基,或具有1个或多个优选1至3个相同或不同杂原子的5-或6-元单环芳香杂环基,所述杂原子选自氮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或表示所述单环芳香杂环基与芳基共同形成的稠环芳香杂环基;W表示式(II-1)、式(II-2)或式(II=3)所示的基团:(其中G1和G2可相同或不同,表示低级烷基(该低级烷基可进一步被卤原子取代)或环烷基,或G1和G2与G1和G2彼此邻接的氮原子共同形成5-至8-元脂族杂环(该杂环可在环中具有1或2个任选被卤原子取代的低级烷基或卤原子)或双环;m1表示2至4的整数;m2和m3表示1至3的整数;式(II-1)中的(CH2)m1可进一步被具有1至3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取代];取代基组α:氨基,硝基,氰基,羟基,卤原子,低级烷基磺酰基,低级烷基(该低级烷基可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环烷基(该低级环烷基可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烷氧基(该低级烷氧基可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环烷氧基(该低级环烷氧基可被卤原子取代),芳氧基,芳烷氧基,芳基,杂芳基,一低级烷基氨基甲酰基,二低级烷基氨基甲酰基,低级烷基酰氨基,芳基酰氨基,杂芳基酰氨基,烷酰基,烷硫基;取代基组β:氨基,低级烷基磺酰基,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低级烷氧基,低级环烷氧基,该低级烷基可任选地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环烷基(该低级环烷基可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烷氧基(该低级烷氧基可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环烷氧基(该低级环烷氧基可被卤原子取代),氨基甲酰基,一或二低级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基组γ:氨基,硝基,氰基,羟基,低级烷基磺酰基,卤原子,低级烷基(该低级烷基可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环烷基(该低级烷基可被卤原子取代),低级烷氧基(该低级烷氧基可被卤原子或羟基取代),低级环烷氧基(该低级环烷氧基可被卤原子取代),芳氧基,芳烷氧基,芳基,杂芳基,一低级烷基氨基甲酰基,二低级烷基氨基甲酰基,低级烷基酰氨基,芳基酰氨基,杂芳基酰氨基,烷酰基,烷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芳基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磺酰基或芳基氨基磺酰基;取代基组δ:卤原子,硝基,低级烷基,卤代低级烷基,羟基,羟基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低级烯基,羟基,低级烷氧基,卤代低级烷氧基,低级烷基氨基,二低级烷基氨基,低级烷硫基,羧基,低级烷酰基,低级烷氧基羰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有制药株式会社,未经万有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0541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多环化合物及色素
- 下一篇:通过还原荆芥酸制备二氢荆芥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