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天线组件、三板型平面阵列天线、及三板线路-波导管变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27954.0 | 申请日: | 200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25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雅彦;水柿久良;饭岛佳祐;斋藤卓士;桐原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21/06;H01P5/10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损耗并且由组装误差引起的特性变化小、频率特性稳定的廉价平面天线组件。平面天线组件具有天线部(101)、供电线路部(102)和连接导体(18),天线部包括具有第1缝隙(21)的第1地导体(11)、具有电介质体的第2地导体(12)、具有辐射元件的天线基板(40)、具有电介质体的第3地导体(13)、和第4地导体(14),供电线路部包括第4地导体(14)、第5地导体(15)、供电基板(50)、第6地导体(16)、和第7地导体(17),连接导体(18)包括第2波导管开口部(64),按照与高频电路连接的连接导体(18)、第7地导体(17)、第6地导体(16)、供电基板(50)、第5地导体(15)、第4地导体(14)、第3地导体(13)、天线基板(40)、第2地导体(12)、和第1地导体(11)的顺序层叠构成。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天线 组件 三板 阵列 线路 波导管 变换器 | ||
【主权项】:
1、一种平面天线组件,按照与高频电路连接的连接导体(18)、供电线路部(102)、及天线部(101)的顺序层叠而成,其特征在于,天线部(101)包括:天线基板(40),形成有多个天线组,该天线组以连接在辐射元件(41)上的第1供电线路部(42)、和与供电线路部(102)电磁耦合的第1连接部(43)为一组;第1地导体(11),在与辐射元件(41)的位置相当的部位具有第1缝隙(21);第2地导体(12),设置在天线基板(40)和第1地导体(11)之间,具有第1电介质体(31)、第2电介质体(32)、及在与第1连接部(43)的位置相当的部位上的第1耦合口形成部(22);第4地导体(14),在与第1连接部(43)的位置相当的部位具有第2缝隙(24);以及第3地导体(13),设置在天线基板(40)和第4地导体(14)之间,具有第3电介质体(33)、第4电介质体(34)、及在与第1连接部(43)的位置相当的部位上的第2耦合口形成部(23);供电线路部(102)包括:第7地导体(17),在与第3连接部(53)的位置相当的部位具有第1波导管开口部(63);供电基板(50),形成有多个供电线路组,该供电线路组将第2供电线路(51)、与天线部(101)的第1连接部(43)电磁耦合的第2连接部(52)、和与第7地导体(17)的第1波导管开口部(63)电磁耦合的第3连接部(53)作为一组;第5地导体(15),在供电基板(50)和第4地导体(14)之间,具有在与第2连接部(52)的位置相当的部位上的第3耦合口形成部(25)和在与第1波导管开口部(63)的位置相当的部位上的第1波导管开口形成部(61),并且具有连通第3耦合口形成部(25)和第1波导管开口形成部(61)的空隙部(71);以及第6地导体(16),在供电基板(50)和第7地导体(17)之间,具有在与第2连接部(52)的位置相当的部位上的第4耦合口形成部(26)和在与第1波导管开口部(63)的位置相当的部位上的第2波导管开口形成部(62),并且具有连通第4耦合口形成部(26)和第2波导管开口形成部(62)的空隙部(72);连接导体(18)在与供电线路部(102)的第7地导体(17)的第1波导管开口部(63)相当的位置上具有第2波导管开口部(64);按照与高频电路连接的连接导体(18)、第7地导体(17)、第6地导体(16)、供电基板(50)、第5地导体(15)、第4地导体(14)、包括第3电介质体(33)和第4电介质体(34)的第3地导体(13)、天线基板(40)、包括第1电介质体(31)和第2电介质体(32)的第2地导体(12)、及第1地导体(11)的顺序层叠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279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