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嘧菌酯的杀菌活性组分结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4953.9 | 申请日: | 2005-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9 |
发明(设计)人: | A·苏提-海因茨;F·克尔兹-莫哈莱恩迪克;S·达兹曼;U·海涅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8 | 分类号: | A01N43/88;A01N55/10;A01N43/653;A01N43/40;A01N37/46;A01N6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守期;唐铁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活性组分结合物,该结合物由已知的组分氟嘧菌酯和其它已知的杀菌活性组分组成,且对于防治不想要的植物致病真菌极为有效。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氟嘧菌酯 杀菌 活性 组分 结合 | ||
【主权项】:
1.杀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包括氟嘧菌酯(组1)及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组(2)至(15)的活性化合物:组(2)三唑类杀菌剂:(2-1)氧环唑(2-2)乙环唑(2-3)苯醚甲环唑(2-4)糠菌唑(2-5)环丙唑醇(2-6)己唑醇(2-7)戊菌唑(2-8)腈菌唑(2-9)四氟醚唑(2-10)粉唑醇(2-11)氟硅唑(2-12)硅氟唑(2-13)腈苯唑(2-14)种菌唑(2-15)灭菌唑(2-16)喹唑组(3)甲酰胺类:(3-1)啶酰菌胺(3-2)呋吡菌胺(3-3)picobenzamid(3-4)苯酰菌胺(3-5)萎锈灵(3-6)噻酰菌胺(3-7)吡噻菌胺(3-8)硅噻菌胺组(4)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4-1)代森锰(4-2)代森联(4-3)福美双(4-4)代森锌(4-5)福美锌组(5)酰基叔胺类:(5-1)苯霜灵(5-2)呋霜灵(5-3)高效甲霜灵(5-4)高效苯霜灵组(6)苯并咪唑类:(6-1)苯菌灵(6-2)多菌灵(6-3)chlorfenazole(6-4)麦穗宁(6-5)噻菌灵组(7)氨基甲酸酯类:(7-1)霜霉威(7-2)霜霉威盐酸化物(7-3)霜霉威-乙膦酸组(8)二甲酰亚胺类:(8-1)敌菌丹(8-2)腐霉利(8-3)乙烯菌核利组(9)胍类:(9-1)多果定(9-2)双胍盐(9-3)双胍辛胺乙酸盐组(10)咪唑类:(10-1)氰霜唑(10-2)咪鲜胺(10-3)咪唑嗪(10-4)稻瘟酯组(11)吗啉类:(11-1)aldimorph(11-2)十三吗啉(11-3)吗菌灵(11-4)丁苯吗啉组(12)吡咯类:(12-1)硝吡咯菌素组(13)其它杀菌剂:(13-1)敌瘟磷(13-2)氯氧化铜(13-3)恶霜灵(13-4)二氰蒽醌(13-5)苯菌酮(13-6)咪唑菌酮(13-7)2,3-二丁基-6-氯噻吩并[2,3-d]嘧啶-4(3H)酮(13-8)烯丙苯噻唑(13-9)稻瘟灵(13-10)春雷霉素(13-11)四氯苯酞(13-12)嘧菌腙(13-13)三环唑(13-14)N-({4-[环丙氨基)羰基]苯基}磺酰基)-2-甲氧基苯甲酰胺组(14)(硫代)脲衍生物类:(14-1)甲基硫菌灵(14-2)乙基硫菌灵以及组(15)酰胺类:(15-1)氰菌胺(15-2)dicylcoma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3495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