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管式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5477.2 | 申请日: | 200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莱恩·E·马克斯;詹姆斯·M·尼尔森;肯尼斯·J·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国清;樊卫民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制造一种装置的方法,该装置包括排列的半导体性纳米粒子和接受器基底,该方法包括步骤:a)对众多的第一半导体性纳米粒子进行排列;b)将排列的第一半导体性纳米粒子沉积在第一给体板上;和c)通过应用激光辐射将至少一部分排列的第一半导体性纳米粒子转移到接受器基底上。通常,半导体性纳米粒子为无机半导体性纳米粒子。排列步骤可通过适当的方法完成,通常包括:1)通过在织纹粗糙或有微通道的表面的毛细管流动来排列;2)通过以自组装单体层(SAM)为模板来排列;3)通过以织纹粗糙的聚合物表面为模板来排列;或4)通过在一种组合物中进行混合来排列,该组合物包括向列型液晶,其服从向列型液晶剪切取向。在具体实施例中,该方法另外包括步骤:d)第二次对众多的第二纳米粒子进行排列;e)排列的第二纳米粒子沉积在同一给体板或第二给体板上;和f)通过应用激光辐射将至少一部分排列的第二纳米粒子转移到同一接受器基底上。第二纳米粒子可能是传导性粒子、非传导性粒子或半导体性纳米粒子,包括无机半导性纳米粒子,并且其组成可能与第一半导性纳米粒子相同或不同。此外,提供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造的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反应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搅拌管式反应器,包括:反应室;与该室流体连通的进料口;与该室流体连通的出料口;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第一轴,其中轴的第一端延伸入该室并且第一轴具有至少一个从轴上伸出的混合元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第二轴,其中第二轴的第一端延伸入该室,并且第二轴与第一轴基本共线,并且第二轴具有至少一个从轴上伸出的混合元件;旋转啮合第一轴的第一驱动装置;旋转啮合第二轴的第二驱动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354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机
- 下一篇:滑块保持装置和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