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L-氨基酸的细菌和产生L-氨基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0475.2 | 申请日: | 200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启太;中村纯;児岛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味之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P13/06;C12N1/20;C12P13/08;C12N9/16;C12P13/10;C12P13/04;C12P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巫肖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描述了具有产生L-氨基酸的能力且被修饰使得乙酰辅酶A水解酶活性减少的棒状杆菌型细菌。该细菌被用于产生通过使用丙酮酸作为中间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L-氨基酸,如L-谷氨酸、L-精氨酸、L-谷氨酰胺、L-脯氨酸、L-丙氨酸、L-缬氨酸和L-赖氨酸。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氨基酸 细菌 方法 | ||
【主权项】:
1.具有产生L-氨基酸的能力的棒状杆菌型细菌,其中所述棒状杆菌型细菌被修饰使得乙酰辅酶A水解酶活性减少,并且其中所述L-氨基酸是通过使用丙酮酸作为中间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一种或多种L-氨基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味之素株式会社,未经味之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404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式降焦减毒香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莫来石的烧制方法及所用的回转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