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油品中脱除和回收环烷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1380.4 | 申请日: | 2006-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81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锁江;于英豪;刘军;张香平;李增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51/42 | 分类号: | C07C51/42;C07C7/10;C10G21/06;C10G21/28;C10G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油品中脱除和回收环烷酸的方法,该方法是选取咪唑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其5%~60%的醇溶液作为脱酸剂,在20~90℃的条件下,按剂油比为1∶1~1∶15与油品混合反应。油品中的环烷酸便会与咪唑类衍生物反应生成离子液体。反应结束后,利用离子液体与油品极性差异大的特点,实现酸值降低的油品相和离子液体相的快速高效分离。形成的离子液体可采用加热或加入少量挥发性酸的方法加以分解,从而可以将脱酸剂以及环烷酸高效率地回收。该法脱酸率可以达到85%以上;而且避免了大量水的引入,不存在乳化问题;并且溶剂的回收率高,可以连续循环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品 脱除 回收 环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从油品中脱除和回收环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咪唑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其醇溶液与油品中的环烷酸反应,反应结束后,由于极性差异比较大,将分层良好的油相与离子液体相分离,得到酸值降低的油品和反应生成的离子液体相,向离子液体相中加入挥发性酸,使环烷酸从离子液体相中分离,再通过加热,分别回收咪唑衍生物或者其醇溶液和挥发性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138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多孔结构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摆动式风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