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的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1617.9 | 申请日: | 200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楠;任娜;胡训杰;陈亚松;韩冬;汤历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00;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目前所使用的絮凝剂存在着各种局限性,限制了其广泛的开发应用,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类新型絮凝剂,其广谱的絮凝活性、可生物降解性及应用安全性,显示了它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和发酵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因此,筛选高效新型絮凝剂产生菌对其应用做出很大的贡献。重离子和传统的物理诱变源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利用它可能使一些其他方法很难取得诱变效果的工业微生物发生有经济意义的突变,为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同理,此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环境微生物工程中,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能力,目前将重离子诱变微生物应用于环境工程中的研究微乎其微,可以说我们的发明可以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重要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注入 诱变 选育 高效 微生物 絮凝 产生 | ||
【主权项】:
1.一种本实验室筛选保藏的絮凝剂产生菌C3及突变株C3-X。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16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F纤维加气材料
- 下一篇:低压力挤出的颗粒饲料制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