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视场三维CT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2217.X | 申请日: | 200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86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22 |
发明(设计)人: | 傅健;魏东波;姜明;卿磊;孙晶晶;龚磊;黄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秀娟;成金玉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大视场三维CT成像方法,步骤为:(1)进行第一次单圆轨道锥束CT扫描,获得第一组数字射线投影图像序列;(2)承载物体的检台垂直主射线方向平移一定距离,进行第二次单圆轨道锥束CT扫描,获得第二组数字射线投影图像序列;(3)对两组数字射线投影图像进行暗电流和不一致性校正;(4)记录射线源到探测器距离、检台平移距离、探测器水平探测通道个数;(5)根据上述参数,利用本发明研究的投影重排算法将上述不完备的两组锥束射线投影数字图像序列重排成完备的类平行束射线投影图像序列;(6)依据步骤(5)得到的图像序列,利用本发明研究的类平行束射线重建算法,重建扫描区域的三维CT图像。本发明通过检台两次单圆轨道锥束扫描,可将单圆轨道锥束扫描的成像视野扩大至原来的3倍,扫描及重建过程简单,高效。 | ||
搜索关键词: | 视场 三维 ct 成像 方法 | ||
【主权项】:
1、大视场三维CT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进行第一次单圆轨道锥束CT扫描,获得第一组数字射线投影图像序列;(2)承载物体的检台垂直主射线方向平移一定距离,进行第二次单圆轨道锥束CT扫描,获得第二组数字射线投影图像序列;(3)对两组数字射线投影图像进行暗电流和不一致性校正;(4)记录射线源到探测器距离、检台平移距离、探测器水平探测通道个数;(5)根据上述参数,利用投影重排算法将上述不完备的两组锥束射线投影数字图像序列重排成完备的类平行束射线投影图像序列;(6)依据步骤(5)得到的图像序列,利用类平行束射线重建算法,重建扫描区域的三维CT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221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