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CS的燃煤锅炉单耗测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2877.8 | 申请日: | 200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888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03 |
发明(设计)人: | 印建平;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建平 |
主分类号: | F23B99/00 | 分类号: | F23B9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54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CS的燃煤锅炉单耗测算方法,它借助于DCS的实时计算功能,利用主汽流量、汽包压力来计算热量信号,并通过烟气含氧量来计算锅炉热效率,然后确定出燃料释放的总能量,由此计算出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最终测算出锅炉的单耗指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能够科学的评定燃煤锅炉的运行是否经济,是否存在进一步实施节能降耗技改的空间,有利于电力等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cs 燃煤 锅炉 测算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DCS的燃煤锅炉单耗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借助于DCS的实时计算功能,利用主汽流量、汽包压力来计算热量信号,并通过烟气含氧量来计算锅炉热效率,然后确定出燃料释放的总能量,由此计算出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最终测算出锅炉的单耗指标;其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计算热量信号:a.首先通过实验确定锅炉的蓄热系数Cb;在锅炉正常运行中,保持燃料量与风量不变,在t=t0时刻,快速增大锅炉向用户提供的蒸汽流量,操作站上的监控画面显示如下的变化规律:主汽流量逐步增大,增至最高点后,又缓慢下降,最终恢复至t=t0时刻的流量值,与此同时,汽包压力一再下降,并最终稳定在某一数值,此时实验结束,记录起始、停止时间,并根据历史趋势记录曲线,结合有关工程手册,计算出蓄热系数Cb;b.根据主汽流量D、汽包压力Pb、蓄热系数Cb、通过下述公式(1)求取热量信号:DQ(实)=D+(Cb s/(1+Tds))Pb-(Tds/(1+Tds))D (1)其中:DQ(实)——采用实际微分求取的热量信号,Kg/sD——主汽流量,Kg/sPb——汽包压力,MPaCb——蓄热系数,Kg/MPaTd——取常数1在DCS的图形化组态软件上,选择实际微分模块、乘法模块、加法模块、减法模块,可以先通过求取Pb的实际微分,再与Cb相乘,再与主汽流量D相加,最后减去D的实际微分值,即得到热量信号DQ(实);(2)计算锅炉的热效率:a.查工程手册,确定在锅炉额定工况下,给水焓值hs与过热蒸汽焓值h′的数值,并手工计算出h=h′-hs,并根据下述公式(2)计算出总吸热量Qr;Qr=DQ(实)(h′-hs) (2)其中:Qr——汽压生产过程的总吸热量,KJ/sDQ(实)——采用实际微分求取的热量信号,Kg/sh′——过热蒸汽焓值,KJ/Kghs——给水焓值,KJ/Kg在DCS的图形化组态软件上,选择乘法模块,求取h′-hs与DQ(实)的乘积,即得到Qr的数值;b.建立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aL与热损失的关系曲线,并根据下述公式(3)求出aL;并进一步通过测试及查表得出锅炉三大热损失之和q2+q3+q4:aL=21/(21-O2) (3)其中:aL——炉膛出口空气过量系数21——空气中含氧量,%O2——烟气含氧量,%对于上述公式(3),在DCS的图形化组态软件上,选择减法模块,求出21与O2的差值,再用除法模块求21与上述差值的相除的结果,得到aL;对锅炉进行反平衡效率测定,通过风煤比调整,分别测定出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为1.1、1.15、1.25、1.3、1.35、1.4、1.45、1.5时的锅炉三大热损失q2、q3、q4,并建立过量空气系数与q2+q3+q4的对应关系图表,并在DCS的组态界面上用折线表定义上述对应关系,用查表方式,通过DCS系统实时计算出特定空气过量系数所对应的q2+q3+q4;c.根据下述公式(4)计算锅炉的热效率:η=100-q2-q3-q4-q5-q6 (4)其中:q2——排烟热损失占入炉热量的比率;q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占入炉热量的比率;q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占入炉热量的比率;q5——散热热损失占入炉热量的比率;q6——灰渣物理显热热损失及冷却水热损失占入炉热量的比率;其中,q5由查表获得,为一已知常数,q6取0.5-1,为已知常数,在DCS的图形化组态软件中,将过量空气系数aL作为上述第(b)步所定义的折线表模块的输入,折线表模块输出q2+q3+q4的测算值,再用减法模块,计算出效率η的数值;(3)锅炉单耗Hd的计算:a.按下述公式(5)计算锅炉输入的总热量Qz:Qz=MQar·net=Qr/ηψ1 (5)其中:Qr——汽压生产过程的总吸热量,KJ/sM——燃料流量,Kg/sQar·net——燃料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KJ/Kgη——锅炉热效率,%ψ1——一次工质吸热量占锅炉总吸热量份额,%在DCS的图形化组态软件上,首先定义ψ1为一个变量,并且可人为赋值,然后用乘法模块求取ψ1与η的乘积,再用除法模块,求取Qr与ψ1×η相除结果,即得到QZ,并用累加模块求取QZ的累加值Q′Z,并做为某一段时间锅炉输入的总能量,并将Q′Z在流程图上显示出来;b.根据下述公式(6)人工计算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低位发热量Q′ar·net:Q′ar·net=Q′Z/M′(6)其中,Q′ar·net——燃料收到基的平均低位发热量,KJ/KgM′——某一时间段内的入炉燃料量,Kg;M′通过测量手段得到;Q′Z——同一时间段的锅炉输入的总能量,KJ;Q′Z通过操作站上观测得到;c.根据下述公式(7)人工计算标煤耗量Mb:Mb=(Q′ar·net/Q标准煤)×M′ (7)其中:Mb——某一段时间内的标准煤耗量,KgQ′ar·net——燃料收到基的平均低位发热量,KJ/KgM′——某一段时间内的入炉燃料量,KgQ标准煤——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KJ/Kgd.根据下述公式(8)人工计算锅炉单耗Hd: Hd=Mb/DZ (8)其中:Hd——锅炉单耗,Kg/KgMb——某一段时间内的标煤耗量,KgDZ——某一段时间内的锅炉的产汽总量,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建平,未经印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287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