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层单元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3871.2 | 申请日: | 200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870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化滨;宋英杰;张宏芳;伏萍萍;周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38;H01M4/04;C23C14/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天津市卫津路94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具有三层单元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阳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这种材料的特征在于具有硅/金属/硅(Si/M/Si)的三层单元结构,即活性物质层可以由一个该单元结构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该单元构成,并采用镀膜的方法(如磁控溅射法等)在铜箔、镍箔、镀铜或镀镍的铁箔基体上覆盖Si/M/Si材料制成电极,其中M是与锂反应和不与锂反应的金属元素。在本发明中,导电性良好的金属M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电极活性材料硅的导电性,从而抑制了电极的电压滞后现象,并缓冲了活性物质硅的品格膨胀,达到可制备较厚的活性物质硅的目的。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可显著提高其比能量。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层 单元 结构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它是在基体上覆盖有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物质层采用镀膜法制备,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Si/M/Si的三层单元结构,其中,M=Ti、Cr、Mn、Fe、Co、Ni、Cu、W、Ca、Al、Mg、Ag、Zn、Ge、Sn、Pb、Bi、Sb或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38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