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5663.6 | 申请日: | 2006-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任丽彬;李永辉;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8/02;H01M8/10;C08J5/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1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膜电极制备过程包括:1)将扩散层一面形成恒湿层;2)将恒湿层表面形成或者质子交换膜两面形成催化剂层;3)质子交换膜两面对称为催化剂层、恒湿层、扩散层,热压取出后即为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由于恒温层中亲水性纤维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既可以防止燃料电池工作时膜电极内水分散失过快,引起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层内的质子导电率下降,将电极催化剂中过多的水排出,使膜电极内部维持水的平衡,而不妨碍气体扩散,并使得组装后的燃料电池比功率和效率高、催化活性高、内阻小、反应气扩散阻力小、寿命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扩散层、催化剂层、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扩散层和催化剂层之间设置有恒湿层,所述膜电极制备过程包括:1)将恒湿层料浆涂敷到扩散层一面,80-150℃下干燥1-2h,随后在300-380℃下烧结20-60min,使扩散层一面形成恒湿层;2)将催化剂层料浆涂敷到过程1)中恒湿层表面或者将催化剂层料浆涂敷到质子交换膜两面,在50~130℃干燥5~60min,使恒湿层表面形成催化剂层或者质子交换膜两面形成催化剂层;3)将没有涂敷催化剂层的质子交换膜夹在上下均为过程2)中涂敷到恒湿层的催化剂层之间,或者将两面涂敷有催化剂层的质子交换膜夹在上下均为过程1)中涂敷到扩散层的恒湿层表面之间,在温度80-130℃,时间1-5分钟,压力0.2-5Mpa下热压,取出后即为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其中恒湿层料浆由质量比为10∶1-5∶0.5-4∶50-100的石墨粉或碳粉∶粘合剂∶亲水性纤维∶分散剂搅拌而成;恒湿层料浆中:石墨粉或者碳粉为导电石墨粉或者碳粉;粘合剂为憎水性聚四氟乙烯、偏氟乙烯、氟化乙烯丙稀的一种或几种;亲水性纤维为直径0.02~100μm、长度0.2-6mm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石英纤维或耐腐蚀金属纤维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为水或有机溶剂醇、醚、酯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56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电阻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对激光制冷器限流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