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阵CCD像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变形集中测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6872.2 | 申请日: | 200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9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王建军;王心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54 | 分类号: | H04L12/54;G01B11/16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3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线阵CCD像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变形集中测量系统,采用工业成品线阵CCD像机获取物体表面图像数据,利用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和网络交换机实现远距离传输,将线阵CCD像机获取物体表面图像数据传递至工控计算机进行集中处理,增加了系统信号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由于改变了工作模式,通过系统集成,减少了控制箱的数目,结构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cd 图像 处理 技术 变形 集中 测量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线阵CCD像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变形集中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阵CCD像机(4),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网络交换机(6),工控计算机(7);线阵CCD像机(4)通过数据线与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连接,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通过网线与网络交换机(6)连接,网络交换机(6)通过网线与工控计算机(7)连接;所述线阵CCD像机(4),用于获取物体表面图像数据,并将其传递给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所述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用于实现对线阵CCD像机(4)工作参数的设定、网络通讯和图像数据的采集控制,并将获得的图像数据打包传递给工控计算机(7)进行处理;所述网络交换机(6),用于实现对多个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通过网线传输来的测量数据进行通讯管理,为各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分配网络接口,协调网络的工作,保障网络数据交换的正常进行;所述工控计算机(7),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模块(8)、图像特性调节模块(9)、变形测量模块(10)、实时数据显示模块(11)、实时数据存储模块(12)和数据打印模块(13);系统参数设置模块(8)用于完成对线阵CCD像机(4)及采集与传输控制模块(5)基本参数的设置;图像特性调节模块(9)用于实现图像灰度调节、物体变形初始位置标定、确定图像与线阵CCD像机(4)的对应关系;变形测量模块(10)用于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根据测量数据链获得物体变形数据,进行数据外推运算、变形常值统计,并将测量结果实时传送至中心计算机;实时数据显示模块(11)用于实现变形图像、变形数据、时间信息、系统工作状态信息的显示;实时数据存储模块(12)用于实现工控计算机(7)对变形测量数据的实时存储;数据打印模块(13)用于实现变形测量数据的打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687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电机型碎冰搅拌机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