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寒垂丝柏的繁育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17372.0 申请日: 2006-01-24
公开(公告)号: CN1806513A 公开(公告)日: 2006-07-26
发明(设计)人: 王录顺 申请(专利权)人: 王录顺
主分类号: A01G23/00 分类号: A01G23/00;A01G7/00;A01G13/00;A01G1/06;A01C1/00;A01H4/00;C12N5/04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聂孟民
地址: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是一种抗寒垂丝柏的繁育方法,可有效解决垂丝柏的繁育以满足-18℃以上的寒冷地区景观植物的需要,方法是采用南方的垂丝柏的种子在0℃以下至少存放10个月的种子浸泡播入土壤,地膜覆盖,幼苗长出后,在秋稍发育10cm以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促使枝条成熟,再进行扦插繁育,先对苗床进行处理,再裁剪垂丝柏枝条,置于生根与杀菌混合液中浸泡,进行畦插或垄插,土壤沙壤中性,插枝后用地膜覆盖和遮萌,保持合适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直至生根成幼苗即可移植,使其发育成长,本发明方法简单,繁育效果好,繁育率高,有效解决了垂丝柏的无性繁育问题,为景观植物应用开拓了新的光明前景,为园林景观作出创造性贡献。
搜索关键词: 抗寒 垂丝柏 繁育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抗寒垂丝柏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在0℃以下至少存放10个月的垂丝柏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不停地搅动,冷却至18-25℃,再放置24小时后进行播种,播种地温为日均10℃以上,土壤为中性沙壤,种子覆土厚度0.5-1cm,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幼苗出土后用赤霉素20mg/kg和3‰的尿素及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喷施,每10天喷一次,连续三次,土壤湿度保持70-80%,幼苗成长两年后,再采用-18℃以上正常生长的苗株进行剪裁扦插繁育,所说的扦插繁育是,制苗床,每亩施入农家肥5000kg、氮肥20kg、磷肥10kg、钾肥15kg,再每亩加入白石灰50-100kg对土壤进行消毒,并保持中性,之后将土地开成土深15-20cm、宽1M、长8-10M的畦或垄状苗床,灌水浸透,剪取垂丝柏当年新梢侧枝长10-15cm,剪取部位是新梢与侧枝基部连接点,枝条剪好后,放入吲哚丁酸或萘乙酸800mg/kg+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加水600倍构成的溶液中速沾10秒钟或放入由萘乙酸50mg/kg或ABT长生剂40mg/kg和50%多菌灵加水600倍制成的生根与杀菌混合液中在20-25℃下生根处理6-8小时,将处理后的枝条在土壤20cm深度、旬均温度12℃时进行带叶扦插,用地膜覆盖和遮荫,密度为行距10cm、株距5cm,插入土壤6-8cm,踏实,扦插后,进行精心管理,使日均温度为25℃,并适时灌水,保持空气湿度为80-90%,土壤湿度60-70%,直至长出新根成幼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录顺,未经王录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737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