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早稻旱育秧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18680.5 申请日: 2006-03-31
公开(公告)号: CN1826868A 公开(公告)日: 2006-09-06
发明(设计)人: 汪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G13/02;A01G7/00;C05F17/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1012***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稻旱育秧的方法,首先是苗床免耕旱整;其次是播种,比一般旱育和湿润育秧分别提早播种;第三是采用隔层肥泥旱育秧方式,解决了一般旱育苗床土层薄、土壤肥力低而造成的秧苗瘦弱问题,所育成的秧苗秧壮、根壮、蘖多,好插好抛;第四是施用多功能健秧灵,所育成的秧苗秧壮、根壮,抗逆性强,成秧率高,移栽本田后无返青期,早生快发;第五是稀播;第六是低拱薄膜覆盖,苗床的增温效应明显;第七是苗床管理,采用水和温度管理,练苗。本发明省工成本低,自秧田耕整至插(抛)秧完毕,本发明比一般旱育和湿润育秧每公顷省工分别为12和33天,费用每公顷分别节省18元和35元。
搜索关键词: 早稻 育秧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早稻旱育秧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苗床免耕旱整:苗床采用稻田、旱地,按长15米,宽1.5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分厢,免耕旱整作成厢板;B、早播:在日平均气温通过8度时播种,在3月20日以前播种,比一般旱育和湿润育秧分别提早播种7天和10天;C、采用隔层肥泥旱育秧方式:隔离层,用谷壳草屑或者细干煤灰或者细砂在厢板上铺1.2米宽,1-1.5厘米厚作成隔离层;肥泥层,用塘泥或者先沤制好的肥泥加多功能健秧灵,多功能健秧灵用量为每平方米苗床60克,播种前15天,将多功能健秧灵与塘泥或者肥泥拌匀,播种前铺在隔离层上,厚度为2厘米,肥泥层铺好后播种;肥泥的沤制立冬前后耕地,每平方米施人畜粪尿3千克沤制而成;D、稀播:旱育方法每平方米播种破胸芽谷,杂交稻为100克,常规稻为180克,播种后泥浆踏谷,然后用湿润细黄土盖芽谷,以不见芽谷为标准;E、低拱薄膜覆盖:用竹片并将其两端插入厢板做成拱,拱顶离厢面25厘米,播种后覆盖薄膜,盖膜后灌水湿润苗床,采用沟灌法,水灌沟深的70%-80%,苗床浸湿后,排掉沟里剩余的水;F、苗床管理:水管理,坚持旱育旱管,秧田开好厢沟和围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雨停不见水,久晴无雨苗床肥泥层现白时,采用沟灌,水灌沟深的70%-80%,湿润苗床;温度管理,晴天,苗床膜内温度达到30度时,在苗床两端揭膜通风降温;炼苗,秧苗三叶一心后揭膜炼苗,炼苗5-7天即可移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868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