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化炉内件的立式加卧式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4860.4 | 申请日: | 2006-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1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唐建文;费兴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C10J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炉内件的立式加卧式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现有厂房配备的双层行车及装配深坑,全部在厂房内进行的组装,其方法为:下部壳体与气化段内件竖立安装;将上部激冷段内件翻身高高吊起套在气化段内件上,调整确认上下内件连接配合良好,轴线重合以及与壳体间相对位置正确,同时做好卧装时的复位标记;吊下上部激冷段内件,然后将已装妥内件的下部筒体组件吊出深坑卧置在滚轮架上并调整轴线水平;上部筒体内卧式安装上部激冷段内件后与下部壳体组件卧式安装,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工厂现有装备能力,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和安全性,在确保安装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安装可操作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炉内件 立式 卧式 组装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气化炉内件的立式加卧式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现有厂房配备的双层行车及装配深坑,全部在厂房内进行的组装,其方法为:第一步:将下部壳体(1)从卧式状态下用现有的上层行车翻身竖立在车间现有的装配深坑中;将气化段内件(2)吊入下部壳体(1)内,调整就位并装焊妥与壳体间的连接管线,组装成下部筒体组件(1、2);第二步:将上部激冷段内件(3)翻身高高吊起套在气化段内件(2)上,调整确认上下内件连接配合良好,轴线重合以及与壳体间相对位置正确,同时做好卧装时的复位标记;第三步:吊下上部激冷段内件(3),然后将已装妥气化段内件(2)的下部筒体组件(1、2)吊出深坑卧置在滚轮架上并调整轴线水平;第四步:在上部筒体(4)内设置简易轨道,上部激冷段内件(3)搁于小车上,在行车和卷扬机配合下将上部激冷段内件(3)在卧式状态下通过轨道装入上部筒体(4)内,故此时上部内件插入上部筒体内的轴向位置暂不到位约1米左右,然后在光学测量配合下,调整上部激冷段内件(3)与上部筒体(4)同轴,再通过抱箍(5),用装在上部激冷段内件(3)外园上呈放射状布置的三组可调支撑工装(6)将上部激冷段内件(3)可靠地固定在上部筒体(4)内壁预埋件上,组成上部筒体组件(3、4);第五步:在步骤(3)卧置的下部筒体组件(1、2)前设置平板车(7),平板车上放置滚轮架(8),然后将上部筒体组件(3、4)吊至滚轮架(8)上并完成上部激冷段内件(3)与下部筒体组件(1、2)内的气化段内件(2)组对,组对过程在光学测量配合下进行,同时参照上部激冷段内件(3)立式预组装时的复位标记,确保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第六步:利用上下部壳体(1、4)间约1米左右的空间装焊妥该区域附近的内件连接管线;第七步:装焊妥上部筒体(4)与上部激冷段内件(3)间连接管线;第八步:借助卷扬机将平板车(7)拖着上部筒体组件(3、4)与下部筒体组件(1、2)进行终接环缝组装,通过光学测量手段,测量上部壳体组件(3、4)和下部壳体组件(1、2)中心及所有内件中心,控制整个气化炉的直线度;第九步:终接环缝内壁手工焊封底,外壁清洁后自动焊焊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48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