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纤维形态的树脂包埋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7063.1 | 申请日: | 200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88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圃;陈永林;王华辉;吴雄英;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00;G01N21/8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13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包埋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包埋的纤维浸渍在包埋介质中,在80~120℃温度下聚合反应2~4小时,制得纤维包埋体,所说的包埋介质为聚甲基丙烯酸酯包埋体系、聚苯乙烯包埋体系或聚醋酸乙烯酯包埋体系;本发明的方法,由于预先在单体中加入聚合物来调节体系的粘度,省去了单体的预聚合反应;此外,直接通过BPO引发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聚合2-3h左右已达到纤维包埋要求,具有包埋过程简单、包埋速率快的优点。同时,对各种纤维进行包埋切片,纤维边界清晰可见,分散程度好,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纤维 形态 树脂 包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检测纤维形态的树脂包埋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包埋的纤维浸渍在包埋介质中,在80~120℃温度下聚合反应2~4小时,制得纤维包埋体;所说的包埋介质为聚甲基丙烯酸酯包埋体系、聚苯乙烯包埋体系或聚醋酸乙烯酯包埋体系;所说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包埋体系的组分和重量比例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2.4~2.8∶0.7~1.1,以及单体总重量0.5~2%过氧化苯甲酰;所说的聚苯乙烯包埋体系的组分和重量比例为:苯乙烯∶聚苯乙烯=5~6∶1,以及单体总重量0.5~2%的过氧化苯甲酰;所说的聚醋酸乙烯酯包埋体系的组分和重量比例为:醋酸乙烯酯∶聚醋酸乙烯酯=3∶1.5~2,以及单体总重量0.5~2%过氧化苯甲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706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电动焊接二通可调旋扇芯密封衬氟阀
- 下一篇:一种无线医疗监控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