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分子间接标记的双抗原夹心法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总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7230.2 | 申请日: | 200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885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冯波;欧阳海桥;唐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测定丙型肝炎病毒(HCV)总抗体的方法,是一种基于小分子间接标记的双抗原夹心法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总抗体的方法,其特点在于:使用小分子物质为标记,采用双抗原夹心方式检测样本中抗HCV总抗体。方法包括的步骤是:用小分子物质标记HCV抗原;将HCV抗原包被固相材料;以信号生成物质标记抗小分子抗体或其他能与小分子结合的物质。样本中的抗HCV抗体可与固相材料表面的HCV抗原及小分子标记的HCV抗原反应,形成双抗原夹心复合物,然后通过小分子与信号报告分子反应,使形成的复合物带有可检测的信号生成物质。本发明结合小分子标记有利于保持抗原活性、具有信号放大作用以及双抗原夹心模式特异性好、可检测多类抗体等特点,显著地提高了HCV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间接 标记 抗原 夹心 测定 肝炎 病毒 抗体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小分子间接标记的双抗原夹心法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总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小分子物质标记丙型肝炎病毒抗原;b)用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包被固相材料;c)以信号生成物质标记抗小分子抗体或其他能与小分子结合的物质,制备成信号报告分子;d)利用固相材料表面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及小分子标记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与样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反应,形成双抗原夹心复合物:丙型肝炎病毒抗原(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原(2)-小分子;然后利用小分子与信号报告分子的结合反应,使形成的复合物带有可检测的信号生成物质,用于检测样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总抗体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723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盘式制动杆组件
- 下一篇:扭矩调整的整体覆盖的涡轮叶片以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