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氯化物与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8332.6 | 申请日: | 200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88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27 |
发明(设计)人: | 孔海南;松村;正利;胡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0;C02F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氯化物与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处理方法,采用缺氧热处理方式,利用两个转窑分两级加热。在外热式回转窑中间接干燥底泥和挥发其中有机氯化物,挥发气体送到还原燃烧炉燃烧分解,干燥后底泥的还原烧结使用内热式回转窑直接加热,使底泥中的普通有机污染物被炭化,底泥中的重金属被封固在炭化产品中或被气化进入尾气中,炭化固相产品经冷却后排出。还原燃烧炉产生的热气体送入内热式回转窑,使内热式回转窑内成为还原状态,供给外热式回转窑的热气体来自内热式回转窑出口的尾气。外热式回转窑排出的气体经喷淋冷却塔使气化的重金属转移到冷却水中,再由重金属螯合剂吸附柱吸附回收重金属,从冷却塔出来的尾气经热交换后导入烟道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氯化物 重金属 污染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有机氯化物与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污染底泥放在完全隔离空气的外热式回转窑的转筒内预热干燥,气化有机氯化物;窑内温度为300~500℃,底泥在窑内停留时间为0.5~1.5小时;将挥发出来的含有机氯化物的气体送到还原燃烧炉,气体停留时间大于2秒,使气体中的有机氯化物在还原气氛下燃烧热分解;还原燃烧炉以天然气为燃料,燃烧的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0,火焰温度大于1000℃,产生的热气体送入内热式回转窑,使内热式回转窑内成为还原状态;2)将预热后的干燥底泥送入内热式回转窑,在还原气氛条件下直接接触热气体进行热处理;内热式回转窑的炉内温度为500~800℃,底泥在内热式回转窑内的停留时间为0.5~1.5小时,使底泥中的普通有机污染物被炭化;底泥中的重金属被封固固定在炭化产品中或被气化进入尾气中;然后将还原热处理后的炭化固相产品取出放入冷却装置,在还原条件下冷却到温度低于200℃后排出;3)将内热式回转窑出来的尾气,经CO稀释槽与空气混合后,作为热源加热外热式回转窑的转筒外壳,间接加热干燥转筒内的湿底泥;将与外热式回转窑进行热交换后排出的尾气引入水冷喷淋冷却塔,使气化的重金属在喷淋冷却过程转移到冷却水中,从冷却塔出来的尾气经过风冷热交换器后由引风机导入烟道排放;4)利用循环泵将冷却水泵入重金属螯合剂吸附柱,吸附回收重金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83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管道人井管孔封堵拦挡网
- 下一篇:弹簧防盗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