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直径和数密度一维梯度的纳米粒子阵列的气相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7968.7 | 申请日: | 2006-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81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8-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民;陈征;许长辉;杨玲;宋凤麒;贺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C23C14/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阙如生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采用气相聚集法团簇束流源(1)产生纳米粒子,通过绝热膨胀获得纳米粒子束流(5),再经过准直器(4)进入高真空沉积室(6)而形成高度定向的纳米粒子束流;旋转衬底座,使衬底(7)与纳米粒子束流(5)成10°的入射角、并保持衬底(7)与阻挡掩模(11)位于纳米粒子束(5)的曝射区内,控制纳米粒子束流(5)对衬底(7)沉积30秒后,即可在衬底(7)的表面上获得具有直径和数密度一维梯度的纳米粒子阵列。该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工艺简单等特点,在常见的纳米粒子源的工艺参数下,通过数十秒钟就可以完成纳米粒子梯度阵列的沉积。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直径 和数 密度 梯度 纳米 粒子 阵列 相合 成方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直径和数密度一维梯度的纳米粒子阵列的气相合成方法,其合成步骤如下:(a)将阻挡掩模(11)垂直紧贴在衬底(7)的表面,把衬底(7)固定在可旋转衬底座上,然后将衬底座放置于密封的高真空沉积室(6)中;(b)采用气相聚集法团簇束流源(1)产生气相金属纳米粒子,在冷凝室(2)中,在氩气气氛中通过原子化器(8)产生高密度金属原子,金属原子在氩气中生长形成金属纳米粒子;(c)通过绝热膨胀获得纳米粒子束流,采用第一级差分真空系统(9)使冷凝室(2)中的纳米粒子随氩气通过气体动力学喷嘴(3)喷出到真空室中,形成金属纳米粒子束流;(d)通过准直器(4)的准直孔获得定向金属纳米粒子束流,由第二级差分真空系统(10)使金属纳米粒子束流经过准直器(4)进入真空沉积室(6)内,形成高度定向的金属纳米粒子束流;(e)旋转高真空沉积室(6)内的衬底座,使衬底(7)与纳米粒子束流(5)成10°的入射角,并保持衬底(7)与阻挡掩模(11)位于纳米粒子束流(5)的曝射区内;(f)控制纳米粒子束流(5)对衬底(7)沉积30秒后,停止沉积,即可在衬底(7)表面获得具有直径和数密度一维梯度的纳米粒子阵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796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其用途
- 下一篇:用于扩增核酸序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