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准一维氮化硼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6469.4 | 申请日: | 200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汤代明;成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21/064 | 分类号: | C01B21/06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一维氮化硼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方法,通过调节制备参数,可控制制备竹节状氮化硼纳米管、叠杯状氮化硼纳米线等多种准一维纳米结构,产物的产量大、纯度高。具体方法是:以二茂镍、二茂铁、二茂钴或其混合物作为浮动催化剂前驱体,在低温区挥发并由载气携带到高温区分解为金属催化剂,促进硼粉和氧化硼混合生成的B2O2蒸汽与氨气反应生成不同形貌的氮化硼一维纳米结构。通过控制催化剂组分、反应时间、催化剂蒸发温度、氨气流量等反应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直径、形貌的氮化硼纳米线和竹节状氮化硼纳米管。所得氮化硼纳米线和纳米管的结构有着本质区别,前者(0002)面垂直轴向生长,后者(0002)面平行轴向生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一维 氮化 纳米 结构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准一维氮化硼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动催化法制备,是以氨气为氮源,氮气或者氩气为载气,二茂铁、二茂镍、二茂钴或其混合物为浮动催化剂前驱体,非晶态硼粉和氧化硼粉混合为硼源,通过控制生长过程的工艺参数,浮动催化剂前驱体在低温区挥发,由载气携带到高温区分解为金属催化剂,促进硼粉和氧化硼混合生成的B2O2蒸汽与氨气反应,从而控制制备形貌和结构不同的氮化硼准一维纳米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4646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器混合装置
- 下一篇:PC/ABS喷漆废料改性回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