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碳表面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6733.4 | 申请日: | 200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874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才;季世军;文钟晟;李嵩;田如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C22C38/00;C22C33/00;H01M4/88;C21D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含碳表面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燃料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涉及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多功能组件——金属双极板。它由铁基合金基体及具有高表面导电性和良好耐蚀性的表面改性层组成。改性层为单相。改性层相为合金碳化物,碳元素分布为从表面向基体方向逐渐降低。改性层厚度为1~50μm。本发明具有易于批量生产、加工成本低、表面接触电阻低等优点。能够生产厚度为0.1~3mm的薄金属双极板,通过机械加工和冲压的方法加工成各种流场,大幅度提高电池组的质量比功率和体积比功率。适用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制造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燃料电池 金属 极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含碳表面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作为基体的铁基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板的厚度为0.1~3mm,表面含Cr合金碳化物改性层厚度为1~50μm;基体中,按重量百分比,Fe为40-75%,%Cr为15-25%,Ni为5-28%,Mo为0-4%,Mn为0~15%,Ti为0~1%,Cu为0~3%,Nb为0-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467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壳板与金属构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