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尖晶石锡酸锌纳米杆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8962.X | 申请日: | 2006-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79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
发明(设计)人: | 祝洪良;于桂霞;姚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9/00 | 分类号: | C01G19/00;C01G9/00;B82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尖晶石锡酸锌(Zn2SnO4)纳米杆的合成方法,该法用水合肼代替氢氧化钠或氨水做为矿化剂,分别采用氯化锌和氯化锡为锌源和锡源,实现了2~5纳米超细尖晶石锡酸锌纳米杆的水热合成。不用于常规的以氢氧化钠或氨水为矿化剂的水热合成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水热工艺利用水合肼与氯化锌和氯化锡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特点,且该配位化合物在水热过程缓慢转变为尖晶石锡酸锌纳米杆,达到很好控制产物尺寸和形貌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晶石 锡酸锌 纳米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尖晶石锡酸锌纳米杆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将氯化锌和氯化锡按摩尔比2∶1的比例混合,将混合物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再加入摩尔数为氯化锡8~12倍的水合肼,此时产生白色浆状的沉淀,即水合肼与氯化锌和氯化锡形成了配位化合物;搅拌10~30分钟后,把上述配好的水溶液放入高压釜中,填充度为80~90%,在250~300℃温度范围内处理1~200小时,然后将处理好的溶液离心、干燥,就获得尖晶石锡酸锌的纳米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4896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