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石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51197.7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91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君;周玉;杨航;胡芳;冷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芊芊园艺新技术发展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0;A01F25/00;A01C1/00;A01C21/00;A01H4/00;A01G13/00;A01M1/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逸心 |
地址: | 550001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用石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苗繁殖步骤:留种及储存保管;(2)栽培步骤:选地、整地、植床、播种、繁殖方法、苗期管理;(3)田间管理步骤:锄地松土、追肥、浇水、排水、荫棚支架、整枝拿芽、封土越冬;(4)采收分级步骤。本种植方法根据药用石蒜具体的生长特点,研究出各步骤中所需的重要条件,包括温度条件、光照条件、水份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因子,并对药用石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提出详细的防治方法。本种植方法产品分级标准应符合标准号:GB/T18247.6-200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石蒜 规范化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药用石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种苗繁殖留种:从收获的石蒜中选留鳞茎种,确立选种目标,选择优等品进行繁殖,提纯复壮繁殖原种;储存与保管:种球的储藏,将鳞茎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过夜,使之晾干,用白泥炭、草炭或薄木屑,含水量<35%,铺于塑料框内,厚5~6cm,然后一层一层放置球根,层与层之间以薄木屑隔开,在最上层还需盖一层5~6cm厚的薄木屑,贴上标签、打包、存放,此时切不可再碰到水分,根据标签,将各柜鳞茎分类存放于温室中,温室条件:①覆盖90%遮光率的遮阳网,透光10%;②温室内白天20℃,晚上15℃,湿度<50%,定期检查装框情况,鳞茎是否有腐烂、变潮等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2)栽培选地:选地时选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呈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整地:在栽培石蒜之前,土壤必须进行翻耕,整地的时期以秋冬季节为好,整地还要结合施足基肥及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整平耙细之后,应根据地区和气候条件不同另作畦或垄,畦的形式可分为三种:①高畦:指畦面高于地面的畦,多雨地区以及栽培根及地下鳞茎多选择用高畦;②平畦:指畦面与步道基本相平的畦,四周只做成小土埂,在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作平畦;③低畦:指畦面低于步道的畦,在地下水位高,旱地地区以及喜湿润的植物宜作低畦;植床:播种育苗用的苗床,可分为露地苗床和塑料膜苗床,在气候温暖的南方,也可采用露地苗床,寒冷的北方宜采用地膜覆盖苗床,苗床一般应选地势较平坦、阳光充足、靠近水源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营养土,育苗地选好后,要求充分整细耙平,施足基肥,然后再作播种;盆钵种植:石蒜也可以作盆钵栽培,盆钵的种类很多,有素烧和陶瓷盆、塑料盆,也有葫芦壳、海螺壳等等都可选用,石蒜要求在PH为5.8~7.8的土壤为宜,盆栽土壤需排水良好,不积水,鳞茎需露地越冬,10月上旬播种,此时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旬平均气温24℃,适宜石蒜生长,播种10天,根系生长旺盛,叶片先于后春季萌发新叶时,需保持土壤湿润,5~6月叶片枯萎后应少浇水,7~8月花期前要施加磷钾肥一次;播种:①秋播:北纬27°以南的地区,冬季平均最低温一般在6℃以上,石蒜可以在露地越冬,多为秋季播种,翌年初夏收获切花,秋播区主要包括西南三省大部分地区,但是有的石蒜产区纬度虽然较低,但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露地越冬有困难,则实行春播;②春播:北纬35°以北的地区,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在-1℃以下,石蒜在露地不能安全越冬,多实行春播,春播一般在华东或东北省份一带,秋播石蒜幼苗的生长期长,有充分的低温周期可以满足花芽和鳞芽分化的需要,而且在高温长日照来临之前,幼苗能充分生长,为石蒜鳞茎和花葶的增长积累丰富的营养,所以抽葶率高,花蕾饱满,春播石蒜由于苗期短,首期经历的低温期也短,往往不能正常抽葶,半抽葶率较高,花葶量低,但鳞茎一般较大;③不定季播:主要指在各种生态环境下,不按季节要求随时移种入各种景观点,让其生长;④播种方法:石蒜采用种子或种球繁殖材料进行直播,直播时按照种植的行株距要求挖穴,行距为30-40cm,株距为4-5cm,一次性播种成功,出苗后不再移栽。有些种类的需要经过育苗阶段,当幼苗在各种生长基中成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进行定植;⑤播种量:每亩的有效株数为4-6万株,质量较差的种子种球,播种量要稍大一些;⑥播种深度:一般覆土厚度为种球直径的2~3倍,10cm左右即可,沙质壤土比粘质壤土要深一些,干旱地区比多湿地区深一些,易发芽的种子比难发芽的种子深一些,同样大小的种子,如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要比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深一些,种子播种后不盖草的比盖草的深一些;繁殖方法:①有性繁殖:只有胚珠发育成种子,通过播种生长发育而独立生存的植株的过程,即为种子繁殖;②无性繁殖:指利用石蒜的某一部分营养器官,如分切鳞茎,在适宜的条件下便产出与母体相似的完整植株;③易地换种:石蒜产区约每隔1~2年到名产区换种;④脱毒苗繁殖:i.打破休眠期:将刚采收的新鲜鳞茎置于5~10℃的温度下30~45天,以打破休眠,便于及时进行茎尖培养;ii.预脱毒:将打破休眠后的鳞茎置于36~38℃温度下30天左右使病毒钝化,可提高脱毒率,产生较多的健康苗;iii.表面消毒:将石蒜褐色膜质剥掉后,放在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再投入75%酒精中浸泡20秒,取出后在酒精灯上烧一下,在超净工作台内解剖切取长0.6~1mm的茎尖;iv.诱导生芽:培养基用B5+6-苄基嘌呤3mg/l+奈乙酸0.1mg/l配制而成,分装在若干三角瓶内,在121℃温度下,高压灭菌15~20分钟,冷却后备用。将切下的茎尖立即接种到培养基上,密封口后置光照培养箱或组培室内的培养架上,培养条件为:日光灯、人工光源2500~3000勒克斯16小时,暗期8小时,23~25℃;v.诱导生根:当幼苗长到2~3cm高时转接到B5+奈乙酸0.053mg/l的诱导生根培养基上,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使幼苗基部生根;vi.移栽试管苗,繁育脱毒原苗种;vii.网室扩大繁殖脱毒一代及二代原种;viii.种子用扩大繁殖生产种;⑤组织培养:利用生物细胞工程技术,即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通过人工无菌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完成完整的新植株的新技术;⑥育苗移栽:一般在7月下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⑦种子直播:直播石蒜球茎的种子处理及直播时间与育苗移栽大致相似,也在7月下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但直播的行距为30~40cm,株距为4~5cm;亩有效株数为4~6万株,一般质量差,播种密度高,净度差的种子,播种量要稍大一些;苗期管理:①陆地育苗,应该小拱膜,大棚育苗也应注意保持棚内苗床的湿度75%左右和温度;②温度:保持鳞茎发芽温度在12~18℃;③追肥:幼苗生长主要是靠球根中贮藏的养分,所以要及时避免退母或烂母等现象,所以要在退母前及时追肥浇水,追肥的类型为:微生物速效性肥,其中NPK≥6%,有机物≥30%,有效活菌数≥200万个/克,中微量元素≥10%,2-4mm颗粒;④补苗:在秧苗栽后及时观察,有些会被风吹水浮,应立即重栽或补苗;(3)田间管理锄地松土:种子播种成功出苗后至定植前,包括间苗、定苗、覆盖、中耕、肥水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田间要进行数次中耕除草,在多年生的石蒜属中耕除草后,进行培土雍鳞;追肥:一般采用微生物类速效性肥,施入土或直接喷洒在植株叶面上,追肥时期一般在定植后的返青期或萌芽前,抽葶开花前或种子采收后或鳞茎膨大前,追肥方法因种类、栽培方式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撒施、条施,环施、穴施,根外追肥是指将肥料稀释后直接用喷雾器喷到植株的叶茎上,通过叶茎吸收满足植株营养需要的方法,可按氮、磷、钾比例配以微量元素、微生物肥等,时间应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雨天易引起肥料的流失;浇水、排水:当自然水不足时,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要人工灌水补给;当自然降水过多时,就应及时输沟排出余水,石蒜属植株需要长期保湿,相对温湿度在75%左右,在花葶抽长期应保持湿度为85%左右,在开花期不能浇水,只能作喷雾,因为水多烂根;荫棚支架:石蒜属植物在定植后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必须搭设棚架或设立支栏,以利增加遮荫度,但要注意空气的流通以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危害;整枝拿芽:有的叶片在长到4~5片达40cm时,会形成假茎,影响其正常发育,所以在栽种时,可对假茎剪短;可适当剥去箍层状或用刀片划破,以消除或减少对叶片箍叶的不利影响;封土越冬:栽培多年生草本石蒜,有些在霜冻来临之前时尚未成熟,应采取防寒、防冻措施,其方法主要有:调节播种期,避开严寒、冰封期;灌封冻水熏烟;覆盖、包扎、培土;增施磷、钾肥;摘心和整枝等措施,使之安全越冬;(4)采收种球采收时间: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但最佳采收时间为春季或秋季,即叶枯而花葶未抽出和花谢而叶未长出时,此时采收的鳞茎的质量最好,最易保存,采收的种球应除去枯枝、枯茎、残根。采收时,一般选取在天气晴朗,晨露已消失的上午进行,以便采取后处理;种球采收方法:人工挖掘,挖取时,首先在石蒜鳞茎的周围松土挖掘不要紧靠根部直接挖下去,以免挖断根的分枝、鳞茎,而采不到完整的鳞茎,采收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到球根的表皮,采收时要分类,红花与黄华应分开,切勿混淆,对于已经开完的花,可保留10厘米左右的花茎,未开的花全保留花茎,采后球根不要清洗,将球和土一起带回;分级标准:在球根花卉中,通常是以种球围径大小来分级,确定规格球的标准,标准号为:GB/T18247.6-2000种球质量分4级,以围径、饱满度、病虫害的指标划分等级,等级各相关技术指标不属于同一级时,以单项指标低的定等级,技术规定如下:I级标准:围径≥11Cm,饱满度为优;II级标准:围径9~11Cm,饱满度为优;III级标准:围径7~9Cm,饱满度为优;IV级标准:围径5~7Cm,饱满度为优;其中,围径:用围径尺寸测量球茎的周长,读数精确到1Cm,饱满度:按GB2772-1999第7章进行,病虫害:按GB2772-1999第8章进行,抽样:按GB2772-1999第3章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芊芊园艺新技术发展公司,未经贵州芊芊园艺新技术发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5119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