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59602.X | 申请日: | 200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英治;谷口昭史;加藤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先锋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1/00 | 分类号: | G11B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一种信息记录介质(1)上用光学方法记录和再现信息,而用推-挽方法进行相对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伺服控制。这种信息记录介质具有:一个具有凹槽轨道(2)的记录/再现区域(DA),它是摆动和连续形成的,并且在其上的信息利用一种波长不小于630nm(毫微米)并且不大于680nm的光束(B)通过相变方法来记录和再现;和一个专用再现区域(RA),其中大量的相位凹坑(PI)摆动地预先形成,每一个具有不小于60nm并且不大于90nm的深度,并且在其中仅仅能够用光束来再现一种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记录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将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1)上的信息记录装置,通过一种相位改变方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光学记录及再现,所述介质包括:按照从光盘的内径到光盘的外径顺序分别为,第一凹坑区域(RA),其中多个压制凹坑(PI)是摆动的并预先形成的;第二凹坑区域(UA),具有多个摆动的并预先形成的压制凹坑(PI′);以及一个可记录区域(DA),具有凹槽轨道(2),该凹槽轨道是摆动的并连续形成的,其中一个预制坑(4)形成在第二凹坑区域(UA)和可记录区域(DA)内,其中第一凹坑区域(RA)中的压制凹坑(P1)的深度大于第二凹坑区域(UA)中的压制凹坑(PI′)的深度和可记录区域(DA)中的凹槽轨道(2)的深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引入区域形成设备,用于形成其中包括了所述第一凹坑区域(RA)和第二凹坑区域(UA)的引入区;一个引出区域形成设备,用于形成一个引出区;一个控制器,用于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提取摆动频率,并用于控制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旋转;一个记录位置检测设备,用于通过检测预制坑(4)来获得地址信息,并用于根据所获得的地址信息检测所述信息的记录位置;和一种记录设备,用于在所述检测的记录位置记录所述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先锋公司,未经日本先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5960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装置
- 下一篇:织机打纬行程传动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