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在审
申请号: | 200610070809.7 | 申请日: | 200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87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20 |
发明(设计)人: | 彭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罗民;程玉云;彭程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15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是适用于救治急、慢性肾衰,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伴肾衰,重症胰腺炎,痛风,药物或毒物中毒的血液净化设备;能做常规血液透析、血浆置换和CRRT及配对滤过透析。本发明减化了透析液供给系统,能进行精确的容量监控,无醋酸透析,不依赖水源,能灵活应用。本发明由体外血液循环监控系统,透析液循环监控系统和置换液及血浆补充系统构成,适合各级医疗机构使用。本发明设计简化,制造容易,有大规模市场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便移式 人工 | ||
【主权项】:
1、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其特征在于:A.由第一透析液循环泵(1)通过透析液泵引出管(2)与透析液循环管(3a)相连接,透析液循环管(3a)与透析器或滤过器(5-1)的透析液孔(4a)相连接,透析器或滤过器(5-1)的透析液孔(4a)是透析器或滤过器(5-1)的一部分,透析器或滤过器(5-1)的透析液孔(4b)也是透析器或滤过器(5-1)的一部分与透析液循环管(3b)相连接,透析液循环管(3b)与第二透析液循环泵(6)相连接,通过与透析液引入管(7)与透析液容器(8)相连接,透析液容器(8)置于称量平台加温衡温板(9)上,透析液容器测温仪探头或液温表(10)插入透析液容器(8)中,温度预设显示器(11)的电缆线与称量平台加温衡温板(9)和计算机及显示屏(42)相连接,预定、调节称量平台加温衡温板(9)的温度,容量监控,构成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的透析液循环、加温、衡温、容量监控系统;B.通过动脉导管(12)与血泵(13)以半盘旋在泵壳内的形式相连接,动脉导管(12)上有除泡器(14),在除泡器(14)上有排气管(15),动脉导管(12)与透析器或滤过器(5-1)的动脉端(16)相连接,透析器或滤过器(5-1)的另一端与静脉导管(17)相连接,静脉导管(17)上有除泡器(18),在除泡器(18)上有与其相连的排气管(19)和静脉压监测管(20),静脉导管上的除泡器(18)之后继续延长,半盘旋与阻流器或自动电动夹(21)相连接,静脉导管(17)通过阻流器或自动电动夹(21)之后,与患者身上的内瘘穿刺针尾管或双腔大静脉穿刺管相连接,构成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的体外血液循环系统;C.由重量传感器(22-1)与置换液挂钩(23)相连接,置换液挂钩(23)与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容器(24)相连接,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容器(24)与输液导管(25)相连接,输液管(25)与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相连接,输液导管(25)半盘旋通过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后,与动脉导管(12)相连接,构成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的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前稀释法补液系统;D.输液导管(25)半盘旋通过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后与静脉导管除泡器(18)上的排气管(19)相连接,即构成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的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后稀释法补液系统;E.由重量监测平台(27)与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大型容器(28)以放置的方式相连接,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大型容器(28)与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大型容器相连接的输液导管(29)相连接,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大型容器相连接的输液导管(29)延续向前,半盘旋通过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与动脉导管(12)相连接,构成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的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另一种前稀释法补液系统;E.由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大型容器相连接的输液导管(29)延续向前,半盘旋通过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后与静脉导管(17)上的除泡器(18)相连的排气管(19)相连接,构成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的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另一种后稀释法补液系统;G.由联接管(30)一端与透析器或滤过器(5-1)相联接,另一端与灌流器(31)的动脉端相联接,灌流器(31)的静脉端与静脉导管(17)相联接,即构成血液透析灌流系统的结构;H.由一次性膜式血浆分离器(32)与血液引流管(33)相连接,血浆引流管(33)插入血浆引流容器(34)中,同时有排气管(35)插入血浆引流容器(34)中,血浆引流容器(34)置于称量平台加温衡温板(9)上,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容器(24)悬挂于置换液挂钩(23)上,输液导管(25)的一端与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容器(24)相连接,另一端半盘旋通过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后与静脉导管除泡器(18)上的排气管(19)相连接,构成一次性血浆分离置换治疗硬件系统;I.由动脉导管(12)半盘旋与血泵(13)相连接,通过血泵(13)后再与一次性膜式血浆分离器(32)相连接,一次性膜式血浆分离器(32)下端的血浆排出孔与血浆引流管(33)相连接,血浆引流管(33)继向前与血浆衡温器(36)相连接,通过血浆衡温器(36)后,半盘旋通过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与血浆成份分离器(37)相连接,经血浆成份分离器(37)分离出来的健康血浆通过血浆回输管(39)与排气管(19)相连接即可回输健康血浆,从血浆成份分离器(37)分离出来的有病原血浆通过与血浆成份分离器(37)相连接的有病原血浆排弃管(38)与废弃血浆容器(34)相连接即可排弃有病原血浆,构成双重血浆成份分离回输硬件系统;J.由抗凝剂注射泵和抗凝剂注射器(40)与抗凝剂输注管(41)相联接,抗凝剂输注管(41)与动脉导管(12)相联接,构成抗凝剂维持追加系统;K.由动脉导管(12)的泵管段半盘旋与血泵(13)相连接,之后再与一次性血浆分离器(32)相连接,膜式血浆分离器(32)的静脉端与静脉导管(17)相连接,静脉导管(17)上有除泡器(18),静脉导管继延续通过阻流器或自动电动夹(21)之后,与患者身上的穿刺针尾管或导管相连接;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容器(24)与输液导管(25)相连接,把第二透析液循环泵(6)作为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输液导管(25)半盘旋通过作为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的第二透析液循环泵(6)后与除泡器上的排气管(19)相连接作为输液或输血浆或者血浆代用品的途径,膜式血浆分离器(32)的血浆排出孔与血浆引流管(33)相连接,血浆引流管(33)与血浆收集容器(34)相连接,血浆收集容器(34)上有排气管(35),构成又一种一次性血浆置换的硬件系统;L.由动脉导管(12)的泵管段半盘旋与血泵(13)相联接,半盘旋绕行通过血泵(13)之后,与一次性膜式血浆分离器(32)的动脉端相连接,一次性膜式血浆分离器(32)的静脉端与静脉导管(17)相连接,静脉导管(17)上有除泡器(18),静脉导管(17)继延续通过阻流器或自动电动夹(21)之后,与患者身上的穿刺针尾管或双腔管相接;从一次性膜式血浆分离器(32)分离出来的血浆,由血浆引流管(33)半盘旋绕行通过作为血浆循环泵的第一透析液循环泵(1)与血浆成份分离器(37)的血浆进入端相连接,从血浆成份分离器分(37)分离出来的有病原血浆与有病原血浆排弃管(38)相连接,有病原血浆排弃管(38)与废弃血浆收集容器(34)相连接;从血浆成份分离器(37)分离出来的无病原血浆,通过与血浆成份分离器(37)相连接的血浆回输管(39)与静脉导管(17)上的除泡器(18)相连的排气管(19)相连接,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容器(24)与输液导管(25)相连接,把第二透析液循环泵(6)作为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输液导管(25)半盘旋通过作为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的第二透析液循环泵(6)后与除泡器上的排气管(19)相连接作为输液或者输血浆或者血浆代用品的途径,构成又一种双重血浆分离置换的硬件系统;M.由动脉导管(12)的泵管段半盘旋与血泵(13)相连接,半盘旋绕行通过血泵(13)之后,与动脉导管除泡器(14)相连接,除泡器(14)上有排气管(15),动脉导管(12)继延续向前,与配对滤过透析器(5-2)的动脉端(16)相连接,配对滤过透析器(5-2)的静脉端与静脉导管(17)相连接,静脉导管(17)上的除泡器(18)上有排气管(19)和静脉压管(20),静脉导管(17)继向前,绕行通过阻流器或自动电动夹(21)之后,与患者身上的内瘘穿刺针尾管或双腔大静脉穿刺管相连接,构成多功能便移式人工肾配对透析滤过系统的体外血液循环系统,由配对滤过透析器(5-2)的滤过液排出孔(4c)排出的滤过液,通过滤过液收集管(4d)引流至滤过液收集袋(4e)中,滤过液收集袋(4e)悬挂于重量传感器(22-2)上,重量传感器(22-2)与计算机及显示器(42)以电缆线相连接,收集、计算和显示滤过液量,并反馈调节置换液或血浆或代血浆输注泵(26)的转速,按需要进行动态输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罗民;程玉云;彭程,未经彭罗民;程玉云;彭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708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