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孔径雷达脉间移相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5937.0 | 申请日: | 200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刘碧丹;王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G01S13/9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脉间移相方法,涉及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技术领域,其对机载脉冲发生器发射的不同脉冲信号的初始相位进行移相,来展宽合成孔径雷达在随平台运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多普勒回波信号的带宽,从而提高方位向分辨率,获得方位向高分辨率的图像。本发明方法可在采用较大的尺寸天线的条件下,提高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向分辨率,并突破了条带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向分辨率的理论极限。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孔径雷达 脉间移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合成孔径雷达脉间移相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机载脉冲发生器发射的不同脉冲信号的初始相位进行移相,来展宽合成孔径雷达在随平台运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多普勒回波信号的带宽,从而提高方位向分辨率,获得方位向高分辨率的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759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IP4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 下一篇:用于同步的前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