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电池盒的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80950.5 | 申请日: | 200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870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29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昌伯;野场一则;佐伯外司;森田隆久;森田法一;森田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岛压力加工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B21D2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年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盒的设备,该电池盒呈具有封闭端的管状并装有发电元件,该设备包括:包括下料模、拉模、再拉模和压平模的模组件,这些模各自具有彼此不同尺寸的模孔,并按照模孔的尺寸的顺序连续、固定地同轴布置;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和第三冲头,这些冲头相对于模组件同轴设置,以使第一至第三冲头能插入各个模相应的模孔中;以及移动机构,其允许第一至第三冲头插入相应的模孔中。在该设备中,先由第一冲头和下料模在板状金属材料上进行下料,从而形成金属坯料。接着,由第二冲头和拉模在金属坯料上进行拉延,从而形成中间产品。最后,在中间产品上连续地进行由第三冲头和再拉模进行的再拉延以及由第三冲头和压平模进行的压平,从而形成作为终端产品的电池盒。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电池 设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盒的设备,该电池盒呈具有封闭端的管状并装有发电元件,该设备包括:模组件,其包括:下料模,其具有带有预定尺寸的模孔;拉模,其具有其尺寸小于下料模之模孔的模孔;再拉模,其具有其尺寸小于拉模之模孔的模孔;以及压平模,其具有其尺寸小于再拉模之模孔的模孔,下料模、拉模、再拉模和压平模按照各个模的模孔的尺寸的顺序连续地同轴布置,从而禁止各个模移动;第一冲头,其与模组件同轴设置,以使其位于远离拉模的下料模的一侧上,从而使第一冲头可插入下料模的模孔内,并且,其具有延伸以与下料模的模孔同轴的第一容纳孔;第二冲头,其同轴地容纳在第一冲头的第一容纳孔中,从而使第二冲头可朝着下料模前进,由于其从第一容纳孔向前移动,所以,其被设置成可插入拉模的模孔中,并且,其具有延伸以与第一容纳孔同轴的第二容纳孔;第三冲头,其同轴地容纳在第二冲头的第二容纳孔中,从而使第三冲头可朝着下料模前进,并且,由于其从第二容纳孔向前移动,所以,其被设置成可相继地插入再拉模的模孔和压平模的模孔中;以及移动机构,其允许第一冲头进入下料模的模孔的插入移动,第二冲头从第一容纳孔的向前移动以及第三冲头从第二容纳孔的向前移动彼此独立地进行,其中,在板状金属材料定位在下料模与第一冲头之间的情况下,第一冲头的插入移动、第二冲头的向前移动以及第三冲头的向前移动由移动机构相继按顺序进行以相继地完成:由第一冲头和下料模在板状金属材料上进行的下料操作,从而形成具有与下料模的模孔相对应的构造的金属坯料;由第二冲头和拉模在金属坯料上进行的拉延操作,从而形成具有封闭端和预定深度的管状中间产品;以及在管状中间产品上进行由第三冲头和再拉模进行的再拉延操作以及由第三冲头和压平模进行的压平操作,从而形成作为具有封闭端且与管状中间产品相比具有较小壁厚及较大深度的终端产品的管状电池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岛压力加工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小岛压力加工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8095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充填装置及横向密封装置
- 下一篇:光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