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薯增产新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1456.0 | 申请日: | 200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857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08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伟根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43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红薯增产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1.将耕地在薯苗栽插前十天,铺上一层农家肥或碳酸氢铵做为底肥,进行翻耕,然后在栽插时,再做成三十五公分高的土垄,每株用锄头边挖边插苗,同时,在每株的苗下,用农家肥100克作为追肥,用水浇灌,水浇灌到土垄下5公分为宜,并在第二天清晨,及时将余水全部放干;2.待薯苗长到十公分左右时,进行除草松土,当薯苗长到一米左右时,进行牵藤;3.待薯苗长到八十天时,进行技术处理,将薯苗离土5公分以上部分全部割去,然后对薯兜进行强加追肥,用特种肥兑水施浇,再让其生长三十五至四十天即可收获。本发明的优点是:采取上述技术处理,每亩增加材料费和人工费四十元左右,便可增加产量四成以上,增加产值二百元以上,可谓事半功倍,它不但可为农民朋友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为解决一些地区粮食不足走出一条新路。 | ||
搜索关键词: | 红薯 增产 新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红薯增产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1、将耕地在薯苗栽插前十天,铺上一层农家肥或碳酸氢铵做为底肥,进行翻耕,然后在栽插时,再做成三十五公分高的土垄,每株用锄头边挖边插苗,同时,在每株的苗下,用农家肥100克作为追肥,用水浇灌,水浇灌到土垄下5公分为宜,并在第二天清晨,及时将余水全部放干;2、待薯苗长到十公分左右时,进行除草松土,当薯苗长到一米左右时,进行牵藤;3、待薯苗长到八十天时,进行技术处理,将薯苗离土5公分以上部分全部割去,然后对薯兜进行强加追肥,用特种肥兑水施浇,一般兑水比例为1∶40,再让其生长三十五至四十天即可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伟根,未经肖伟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8145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