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烃基硅烷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6122.2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916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维青 |
主分类号: | D06M13/513 | 分类号: | D06M13/513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烃基硅烷柔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分别合成不同氨烃基含量的氨烃基硅烷I、II和III: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加入甲醇钠催化剂,通氮气保护,即分别制得不同氨烃基含量的氨烃基硅烷I、II和III,作为氨烃基硅烷柔软剂的中间体;2.制备氨烃基硅烷织物柔软剂:将氨烃基硅烷I、氨烃基硅烷II、氨烃基硅烷III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加入乳化反应釜,加入水和冰醋酸,室温搅拌均匀,乳化成半透明的氨烃基硅烷织物柔软剂。经本发明所述的柔软剂处理的织物有卓越的柔软、爽滑效果,并且能赋予织物表面有光泽、弹性、防皱等物性。 | ||
搜索关键词: | 氨烃基 硅烷 柔软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氨烃基硅烷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一、分别合成不同氨烃基含量的氨烃基硅烷I、II和III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加入甲醇钠催化剂,通氮气保护,在150℃±5℃下反应3±0.5小时,冷却到100℃±5℃,抽真空拔去低沸物二甲基二甲氧基硅油,直到无馏出物,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分别制得不同氨烃基含量的氨烃基硅烷I、II和III,作为氨烃基硅烷柔软剂的中间体,所述氨烃基硅烷I、II和III的结构通式为:式中,R=CH3,氨烃基硅烷I是指m=85-100,n=35-45;氨烃基硅烷II是指m=85-100,n=45-60;氨烃基硅烷III是指m=85-100,n=60-75,其中,a)合成氨烃基硅烷I的各组份的重量份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750份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7~18份甲醇钠0.2~0.3份;b)合成氨烃基硅烷II的各组份的重量份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750份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0~31份甲醇钠0.2~0.3份;c)合成氨烃基硅烷III的各组份的重量份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750份3(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50~51份甲醇钠0.2~0.3份;步骤二、制备氨烃基硅烷织物柔软剂将氨烃基硅烷I、氨烃基硅烷II、氨烃基硅烷III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加入乳化反应釜,加入水和冰醋酸,室温搅拌均匀,乳化成半透明的氨烃基硅烷织物柔软剂,其中,制备柔软剂的各组份的投料重量百分比为:氨烃基硅烷I 3-5%氨烃基硅烷II 5-10%氨烃基硅烷III 6-10%十二醇聚氧乙烯醚 4~6%冰醋酸 1~4%余量为水各组份的重量之和为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维青,未经徐维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8612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