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板围岩弱化区域的构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8039.9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86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华;瞿群迪;郑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00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底板围岩弱化区域的构筑方法,通过在硐室或巷道底板一定范围内开掘应力转移巷道,并在底板应力转移巷道底角进行松动爆破,使硐室或巷道底板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围岩弱化区域,通过这一区域的构筑可将硐室围岩附近因上部煤层开采形成的高采动应力转移到围岩较深部,同时降低采动应力向硐室底板传递的强度,使硐室处于应力相对较低的区域中,达到有效控制硐室底鼓的目的。该方法施工简单,对硐室或巷道周围的应力降低程度显著,施工方便,效果好,能有效控制底板的鼓起,在该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板 围岩 弱化 区域 构筑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底板围岩弱化区域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在距硐室或巷道(1)底板垂直向下深度为H值、距硐室或巷道(1)外壁两侧向外L1距离开掘两条应力转移巷道(2),应力转移巷道(2)的长度与保护段硐室或巷道(1)的长度一致;2)在每条应力转移巷道(2)的两侧分别钻与水平线成α角、长度为L2的炮孔(3);3)沿每条应力转移巷道(2)掘进方向两侧依次钻炮孔(3),炮孔(3)之间的轴向距离为S;4)在所有炮孔(3)中装放炸药进行爆破,使要保护硐室或巷道(1)的底板形成一个包括应力转移巷道和松动爆破范围的底板围岩弱化区域(4),从而将所要保护的硐室或巷道(1)保护在应力低值区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880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话
- 下一篇:一种实现会议电视终端快速选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