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冷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0005.3 | 申请日: | 200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86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15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荣;胡书宝;马永忠;刘春平;张庚祥;尤冬青;孙玉民;李冬青;田炜;蔡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9/08;F17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冷采的方法,利用此方法能显著地降低稠油开采的成本。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稠油的酸值、50℃时原油的粘度、凝固点、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及油层厚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利用的碱性水溶性降粘剂挤入油层后,按设计要求下入比过盈配合为0.1~0.4mm的普通地面驱动螺杆泵定子与转子之间的过盈量小0.01~0.05mm的螺杆泵,并对油管进行锚定,井筒举升过程中依据原油的不同含水阶段利用不同类型的药剂进行减阻降粘,地面输送利用换热方法降低原油集输的回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冷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稠油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A、确定油层性质:油层有效孔隙度大于5%、渗透率大于50×10-3 μm2,地面原油粘度(50℃)100~20000mPa.s,20℃原油密度0.92~1.05/cm3,凝固点:-20~50℃;胶质沥青质25~75%,含硫0.2~15%,含蜡量1.0~30%,酸值在0.85~2.67mgKOH/g,可采用常温常压稠油油藏的冷采的方法进行采油;B、根据稠油的酸值、50℃时原油的粘度、凝固点、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及油层厚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利用配方为30~45%的路士碱、3~8%多亚乙烯多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0~15%碳酸钠、5~10%碳酸氢钠、30~40%的水组成的2.5%~5%的碱性水溶性降粘剂50m3~300m3挤入油层;C、按工艺设计要求下入螺杆泵,要求:下入比过盈配合为0.1~0.4mm的普通地面驱动螺杆泵定子与转子之间的过盈量小0.01~0.05mm的螺杆泵,并对油管进行锚定;D、在井筒举升过程中,当原油含水小于25%时,采用配方为:60-78%的混苯、8-13%有机溶剂、10-15%的水、5-8%的二段型破乳剂组成的油溶性降粘剂,按油井日采出液的200~550mg/l从油套环空按周期加入,进行井筒减阻降粘;当原油含水阶段大于25%时,采用配方为:40~60%的二段型破乳剂、25~33%的三段型破乳剂、10~15%的醋酸乙酯、5~15%水组成的水溶性降粘剂,按油井日采出液的50~100mg/l从油套环空按周期加入,进行井筒减阻降粘;E、原油被螺杆泵举升到地面后,地面输送利用换热方法降低原油集输回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00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