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投切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6185.6 | 申请日: | 200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93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荣;范潮;陈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荣 |
主分类号: | H01H9/54 | 分类号: | H01H9/54;H01H9/56;H02J3/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投切开关,用作计算机控制等领域的电容器无功功率补偿开关以及电力通断控制。包括电源电路、投切控制检测电路、主控电路、机械开关控制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机械开关触头以及补偿电容,C1、O1、D3、R3组成信号投切控制检测电路,U1、C3、C4、C6、C7、Y1组成计算机主控电路,R6、U3、R10、R11、Q2、D4、J2、D9、Q1、R16、R9、U2、R7、C5组成继电器J2的闭合和断开机械开关控制电路;U5、D5、D2、R12组成电压过零检测电路;L1、R13、U4、D6组成电流过零检测电路;C9、R8组成吸收电路。本发明通过对机械开关触点接通或断开时刻的精确控制,实现按给定条件控制机械开关的触点闭合或断开,延长了触点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切开 | ||
【主权项】:
1、一种数控投切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电路、投切控制检测电路、主控电路、机械开关控制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机械开关触头以及补偿电容,J1为电源电路,电路外接稳压电源接口,1脚为+5V,2脚为+5V地,3脚为+24V,4脚为+24V地,+5V电源供计算机电路工作,+24V电源供继电器电路工作,两部分电路电气隔离;二极管D1阴极接+5V,电阻R1一端接D1阳极和J1的1脚,另一端分二路,一路与电阻R2一端连接,另一路接芯片U1的18脚,R2另一端分为二路,一路接+5V地,另一路接芯片O1的4脚;电容C1、芯片O1、二极管D3、电阻R3组成继电器闭合、断开控制的信号投切控制检测电路,二极管D3阳极接外部无功补偿控制仪的输出信号端电压为+5V,D3阴极与电阻R3一端相连,R3另一端分二路,一路与O1的1脚相连,另一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C1的负极与O1的2脚共同接至外部无功补偿控制仪输出信号端+5V地,O1的3脚接芯片U1的19脚,芯片U1、电容C3、C4、C6、C7、晶振Y1组成计算机主控电路,电容C3一端接J1的1脚,另一端接+5V地,电容C4正极接J1的1脚,另一端接+5V地,电容C6一端接+5V地,另一端与Y1的一端和U1的5脚相连接,电容C7一端接+5V地,另一端与Y1的另一端和U1的4脚相连接,U1的1脚、10脚接+5V地,U1的20脚接J1的1脚,电阻R6、芯片U3、电阻R10、R11、三极管Q2、二极管D4、继电器J2、二极管D9、三极管Q1、电阻R16、R9、芯片U2、电阻R7、电容C5组成继电器J2的闭合和断开机械开关控制电路,电阻R6一端接U1的11脚,另一端接U3的2脚,U3的1脚接J1的1脚,U3的3脚接J1的3脚,电阻R10一端接U3的4脚,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1一端接U3的4脚,另一端接J1的4脚,Q2的发射极接J1的4脚,二极管D4的阴极接J1的3脚,D4的阳极接Q2的集电极,继电器J2的1脚接J1的3脚,J2的2脚接Q2的集电极,J2的3脚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二极管D9的阴极接J1的3脚,二极管D9的阳极接Q1的集电极,电阻R16一端接芯片U2的4脚,另一端Q1的基极,电阻R9一端U2的4脚,另一端接J1的4脚,Q1的发射极接J1的4脚,U2的1脚接J1的1脚,U2的3脚接J1的3脚,U2的2脚与电阻R7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接U1的9脚,电容C5的正极接J1的3脚,电容C5的负极接J1的4脚;芯片U5、二极管D5、D2、电阻R12组成电压过零检测电路,芯片U5的3脚接U1的16脚,U5的4脚接J1的2脚,二极管D5的阴极接U5的1脚,D5的阳极接U5的2脚,二极管D2的阴极接U5的1脚,D2的阳极接R12的一端,R12的另一端接J2的4脚,U5的2脚接J1的5脚;电感L1、电阻R13、芯片U4、电容D6组成电流过零检测电路,芯片U4的3脚接U1的17脚,U4的4脚接J1的2脚,U4的1脚接电容D6的阴极,U4的2脚接电容D6的阳极,电阻R13的一端接D6的阴极,另一端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D6的阳极;电容C9、电阻R8组成吸收电路,电容C9的一端接J2的4脚,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接J2的5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荣,未经陈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618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醚/环氧共改性亲水硅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5-羧酸洛沙坦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