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鸭群种植有机水稻的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6577.2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92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14 |
发明(设计)人: | 蒋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祖明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13/10;A01M9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江苏省金坛市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茬稻两批鸭”的有机水稻种植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在水稻移栽至水稻齐穗时在水稻秧苗大田中投放第一批鸭,利用鸭子觅食及其活动来防治水稻病虫草害,当水稻齐穗后用第二批经7~10天育雏后的雏鸭替代第一批成鸭,直至水稻成熟收获前5~7天将鸭子离田育肥出售,每批鸭子的放养量为每亩大田放鸭10~15羽。它有效解决了现有稻鸭共作生态种植有机水稻齐穗后田间病虫害无法全程防除的难题,水稻前中期病虫草害的防除均有第一批鸭子来完成,而水稻齐穗后的病虫害防治则由第二批鸭子来完成,真正实现有机栽培,完全不用化学农药,提高稻米品质,实现稻鸭共育双增效。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种植 有机 水稻 新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鸭群种植有机水稻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在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批鸭苗的购买时间应与水稻移栽时间同步,鸭苗经育雏7~10天后放入水稻秧苗大田中,利用鸭子觅食及其活动来防治水稻病虫草害,当水稻到了齐穗前的搁田阶段时,将第一批成鸭赶出田外进行喂养,复水后再将第一批成鸭放入稻田中,直至水稻齐穗后离田;用第二批经7~10天育雏后的雏鸭替代第一批成鸭,到水稻成熟收获前5~7天将第二批鸭子离田育肥出售,每批鸭子的放养量为每亩大田放鸭10~15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祖明,未经蒋祖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65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融合式足关节康复机器人
- 下一篇: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