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纳米载药生物微胶囊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8381.7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99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何农跃;冯章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36;A61K47/38;A61K47/42;A61K47/44;B01J1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纳米载药生物微胶囊的方法,制备步骤为: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油包水型反相微乳体系;分别对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多糖进行降解处理,得到相应的低分子量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多糖;向微乳体系中加入经降解处理后的低分子量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多糖,通过自组装反应聚合成囊;将所得的含囊微乳体系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微胶囊。本发明采用的材料价格低廉易获取,涉及的新技术,路线简单,技术含量高,且产品载药量高,缓释性好,对细胞和生物体无毒,有望取代现阶段所使用的传统材料和制备方法,解决了当前同类材料在胶囊的制备过程中大小不均一,尺寸过大,使用上存在着高泄漏率,低包埋率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纳米 生物 微胶囊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纳米载药生物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a.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油包水型反相微乳体系;b.分别对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多糖进行降解处理,得到相应的低分子量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多糖;c.向步骤a制备的微乳体系中加入经步骤b降解处理后的低分子量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多糖,通过自组装反应聚合成囊;d.将步骤c所得的含囊微乳体系固液分离,得到固体微胶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83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