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控制纺织机牵伸区牵伸的方法及纺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08769.0 | 申请日: | 200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90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07 |
发明(设计)人: | J·德梅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32 | 分类号: | D01H5/32;D01H1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仙英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纺织机(1)及其用于控制纺织机(1)牵伸区(VF)牵伸的方法,其中,通过位于牵伸区(VF)上游的传感装置(11),记录牵伸区(VF)的纤维混纺物进入(FGzu)的某一段(ABn-1、ABn、ABn+1)的长度定量;在获取纱段(ABn-1、ABn、ABn+1)的长度定量的基础上,执行一个必要的控制介入,一旦纱段(ABn-1、ABn、ABn+1)以给定的方式到达一个控制作用点,就对所述牵伸区(VF)牵伸的纤维混纺物(FGzu)的长度定量进行比较;其中,在纺织机(1)的生产阶段,某个程序(P1、P2、P3、P′1、P′2)至少执行一次,以便在运行参数改变时,对控制作用点(R0、R1、R2、R3)进行动力学调节,其中,使用到大部分不同的试验控制作用点(T11、T12、T13;T21、T22、T23;T31、T32、T33),以便获得由所述牵伸区(VF)所完成的、纤维混纺物(FGab)的至少一个质量定义参数的至少一个测量结果(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M′11、M′12、M′13;M′21、M′22、M′23),例如,CV%值或一个从中衍生的参数。其中,在对获得的测量结果(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M′11、M′12、M′13;M′21、M′22、M′23)进行求值的基础上,调节控制作用点(R0、R1、R2、R3)。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纺织机 牵伸 方法 | ||
【主权项】:
1.用于控制纺织机(1)牵伸区(VF)牵伸的方法,优选用于加工短纤维制品,尤其一种纺纱机,例如一种环锭纺机或转杯纺机,或者是一种前纺机(1),如一种梳理机(2)或并条机(3),或者是一种复合机(1),例如该复合机包括梳理机(2)和并条机(3),其中,在牵伸区(VF)的上游使用一台传感装置(11),记录一种纤维混纺物(FGzu)已进入牵伸区(VF)的某一纱段(ABn-1、ABn、ABn+1)的长度定量;并且一旦所述纱段(ABn-1、ABn、ABn+1)到达某个指定为控制作用点(R0、R1、R2、R3)的点上,在获取所述纱段(ABn-1、ABn、ABn+1)长度定量的基础上,完成所述牵伸区(VF)的牵伸所要求的对纤维混纺物进入(FGzu)的长度定量进行对比的控制介入;其特征在于:为了对控制作用点(R0、R1、R2、R3)进行动力学调节,对运行参数进行改变,尤其是改变所述纺织机(1)的特征,和/或纤维混纺物进入(FGzu)的特征,和/或改变环境条件,在所述纺织机(1)的生产阶段中至少执行一次程序(P1、P2、P3、P′1、P′2),其中使用了不同试验控制作用点(T11、T12、T13;T21、T22、T23;T31、T32、T33)中的大部分作用点,以便获得至少一个测量结果(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M′11、M′12、M′13;M′21、M′22、M′23),每一个测量结果至少是一个质量定义参数,例如在所述牵伸区(VF)完成的所述纤维混纺物(FGab)的CV%值或一个从中得出的参数,并且其中在对所获得的测量结果(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M′11、M′12、M′13;M′21、M′22、M′23)作出求值的基础上,完成所述控制作用点(R0、R1、R2、R3)的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未经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0876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