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渡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09527.3 | 申请日: | 200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冯胜雷;邓洪波;曹丽娟;龚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1/02 | 分类号: | C01G1/02;C01G1/00;H01M4/04;H01M4/58;H01M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顾映芬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过渡金属化合物,该过渡金属化合物为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该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为平均颗粒直径3-10微米的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由30-300个一次颗粒聚集而成,其中,所述一次颗粒之间的平均间隙为0.001-0.009微米。由于本发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一次颗粒之间的平均间隙小,因此使用该过渡金属化合物制备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振实密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正极上允许带有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量增加,因而用本发明提供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制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高,循环性能好。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金属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正极 活性 物质 | ||
【主权项】:
1.一种过渡金属化合物,该过渡金属化合物为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该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为平均颗粒直径3-10微米的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由30-300个一次颗粒聚集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颗粒之间的平均间隙为0.001-0.009微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0952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