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污染的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2834.7 | 申请日: | 200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岳;李向富;陈标华;马克存;韦军;朱吉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丙烯腈装置吸收塔排放的有机、无机、含氰化合物废气的方法及设备,是在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部位增加包括有两组周期性自动控制气动或电动阀门,两个固定床反应器、废热锅炉或换热器构成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设备的尾气处理装置,催化剂是Pt、Pd为主要活性成份,用高分散率均匀分布的方法制备而成,粒度:Φ3-10mm、抗压强度:≥50N/粒,堆积密度:0.55-0.95kg/l,比表面:~250m2/g的催化剂;填料选用规整陶瓷填料,床层空隙率为60~70%、比表面积大300~400m2/m3、堆积重量为500~950kgf/m3,或瓷环、瓷球,耐温度急变(℃)>500,反应器内的填料及催化剂用量按体积比为:上层填料∶催化剂∶下层填料=0.1~0.2∶1∶2~6,本方法非甲烷总烃去除率达到97%,丙烯腈等含氰化合物去除率达到98%,一氧化碳去除率达到98%。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丙烯腈 装置 吸收塔 尾气 污染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治理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污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部位增加包括有两组周期性自动控制气动或电动阀门,两个固定床反应器、废热锅炉或换热器构成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设备的尾气处理装置,两个固定床反应器中间为催化剂层,两端为高热容惰性填料,由一个进气阀门和一个出气阀门为一组的两组周期性自动控制气动或电动阀门分别与固定床反应器下端部连接,两个反应器上端部分别与高温取热器废热锅炉或换热器连接,尾气进入管分别与两组自动控制气动或电动阀门的进气阀门连接,净化后的气体出口管分别与两组自动控制气动或电动阀门的出气阀门连接;催化剂为采用γ-Al2O3为载体,以贵金属Pt、Pd为主要活性成份,用高分散率均匀分布的方法制备而成,粒度:Φ3-10mm、抗压强度:≥50N/粒,堆积密度:0.55-0.95Kg/L,比表面:~250m2/g的催化剂;填料可选用规整陶瓷填料,床层空隙率为60~70%、比表面积大300~400m2/m3、堆积重量为500~950kgf/m3,或瓷环、瓷球,耐温度急变(℃)>500,反应器内的填料及催化剂用量按体积比为:上层填料∶催化剂∶下层填料=0.1~0.2∶1∶2~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128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分析装置
- 下一篇:具有动力驱动的再冷却器的加热通风空气调节系统